中国并不因为损失了福利就得以平平静静,吃了亏还是不能消停。超额外汇储备带来一系列令人头痛的大事,而且因为经济结构的不正常,这些问题还没有一个有好的解决办法。
1、人民币汇率因此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
由于连年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受到强大的国际压力,被要求大幅度升值。人民币升值,一般认为有这么几个好处:减少出口同时增加进口,也就减缓了外汇储备增加的速度;阻止热钱继续大规模流入中国,减少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缓和对房地产价格的冲击。
但是无论是缓慢升值,还是迅速升值到位,都会带来巨大的负效应。缓慢升值会刺激投机资金不断进入中国,分享人民币升值的丰厚利益,在没有升值到位之前,都将呈现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局面;中国目前还是实行强制结售汇制,也就是所有的外汇都必须卖给国家,因此,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过程中,每进入一笔外资,中国就亏一笔,外国人就赚一笔;这是一幅热钱狂赚的盛宴。
如果迅速升值到位,一个立竿见影的结果就是出口锐减,大批——巨大的数量——加工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已经十分低靡的消费需求急剧滑坡,中国将猛然跌入真正的经济危机,同时伴随社会危机和不能再掩盖的政治危机。
缓升就能避免危机吗?看不出来为什么把一夜可以完成的升值,拉长到两年,就能避免危机。在这两年中,中国经济的种种问题很可能进一步加重,有的症状在受到某种刺激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波及全面的危机。如热钱进入导致中央银行冷却投资和房地产价格的策略失灵,一方面一定出现更大规模的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房地产价格导致的社会矛盾也可能激化。而在这过程中,政府无法施展拳脚令产业结构迅速改善以抵挡出口锐减带来的冲击。
因此,缓也好,急也好,升上去之后,结果没有两样。但是,拉着刹车,慢慢向谷底滑行,总好过踩着油门冲下深渊。所以目前中央银行正在做的,就是磨磨蹭蹭的提升人民币汇价。有的经济学家(如摩根斯坦利在中国的经济学家)评论说中国没有勇气调整结构。这其实是对政府不够体贴。
2、大幅增加货币供应
中央银行现在每天大约买进10亿美元的外汇。也就是说,在人民币已经过多的情况下,还在每天发行80亿元人民币。如果中国经济结构是比较正常的,早就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由于经济结构的扭曲,导致货币财富总在一定的经济部门流动,货币再怎么增加,也流不到广大消费者手中去,所以没有出现物价上涨。
经济形势决定了央行早在2005年初就逐步采取紧缩政策。为避免给GDP的增长带来冲击,紧缩主要表现在对一些关键性的产业如房地产、钢铁等行业的控制上。到2006年,央行更多的采取了货币政策,频繁使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中,这些政策都没有产生多大的作用,直到2006年7月,房地产的价格都没有出现随着央行的意图而变化的迹象,投资继续增长。有多种原因造成央行政策失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尝试紧缩方向的同时,央行每日买入大量的外汇,释放出大量的货币供应。
3、受累于美元贬值
2004年5月13日,欧元的美元价为1。18亿元,不到半年后,11月22日,上升到1。3美元,为历史新高。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为5000多亿美元,其中80%以上为美元,另外的是其他储备货币。如果用欧元来衡量,中国当时的外汇储备缩水了400亿美元。
在这次损失之后,不少人建议减少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分量。央行确实进行了逐步的调整。但是有的专家却建议不要动外汇储备中的货币结构,因为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量不少,买欧元就可能造成欧元上涨,美元下跌,这不就使得占总额超过70%的美元资产贬值吗?所以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所以,由于中国的外汇储备过大,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任何贬值,都会带来中国财富的损失。而美国高额的经常项目逆差,几乎使得美元的对其他储备货币的贬值成为难于避免的一种趋势。
图片2:中国并不因为损失了福利就得以平平静静,吃了亏还是不能消停。超额外汇储备带来一系列令人头痛的大事,而且因为经济结构的不正常。(来源:Getty Images)
- 关键字搜索:
- 【专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