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诸葛亮“隆中对”的预测和后来局势变化的对照

 2006-09-14 22:1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刘备三顾茅隆之时,诸葛亮二十七岁。在自己隐居的隆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式作出了精辟的分析,摘自 “隆中对“中诸葛亮的对话如下: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上面简短的对话中,可以提炼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自从董卓专政以来,天下纷乱,军阀割据,群雄并起,在这混乱的时代,劝告刘备也尽快争取领地,占有一席之地。
  
  2:分析曹操之所以能以弱胜强,打败袁绍的原因不是在于天时,主要是人和的原因。借此激励刘备只要努力,则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3:分析天下形势:曹操势力已经强大,挟天子而令诸侯,现在不能和他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疆土险要,国民心服,贤能之士都尽力辅佐,所以暂时也不可能图取。剩下荆州(今湖北地区),地理位置重要,北边占据汉江沔河的险要,东边连接东吴, 西边连同巴蜀,是用武之地。其主人刘表无能,难于守护该疆土,所以建议占据荆州。
   西边的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当年高祖就是从这里成就帝业。但是现在益州的主人刘璋暗弱,手下的智能之士都盼望着贤能之君
  的到来。所以可以图取。
   当时诸葛亮对天下的形势分析是很中肯、准确的,基本上确定了三分天下的宏图。
  
   4:巩固疆土的政策:在占据荆州、益州后,计划如下:西边和诸戎和好,南边安抚夷越,东边结好孙权,内部治理好国政。
   可见诸葛亮在策略上是很高明也是很稳妥的。首先和周围的邻邦处理好关系,营造一个有利发展的外部环境,然后致力内部发展。
  
  5:战略计划是:等待天下形式发生变化的时候,则命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人马向宛、洛(今天的河南南部)地区进发,攻击曹操;而刘备可以亲自率领益州人马, 北出秦川(越过今天的秦岭,到达陕西),从两面夹击北方的曹操,这样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后来之事,大家都明略。
  
  1:刘备因为碍于和刘表是兄弟的面子,怕天下人耻笑;也因为刘表对刘备处处提防,刘备自身的力量也很单薄,所以导致曹操抢先下手,荆州丢失。
   虽然后来刘备联合孙权打败曹操后,从东吴手中借到荆州暂时立足。但是却名不正,言不顺,为将来留下了后患。
   所以未能及早吞并荆州,应该算是刘备和诸葛亮的一件遗憾的事情。
  
  2:在荆州少主刘琮(刘表的小儿子)拱手投降曹操后,刘备无立锥之地,诸葛亮紧急请求到东吴求援,说服孙权,共击曹操。
   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后,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3:刘备表刘琦(刘表的大儿子)为荆州刺史,又南征江南,占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现在湖南的地区),和北边的荆州(湖北地区)连为一片,为进攻巴、蜀,作好了准备。
    在这步棋上,刘备集团走得还是很准的,算是比较如意。
  
  4:刘琦死后,众人拥戴刘备为荆州牧。孙权忌讳,派人对刘备说,建议联合起来,一起攻取益州。孙权这给刘备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刘备部下提醒,如果作为东吴前锋去攻打益州,假设不能成功,退守时候可能被东吴所乘。现在只要我们占据荆州,则东吴就不能越过荆州去攻打益州,东吴也害怕自己的后路被切断。所以我们的对策就是借口新得到的疆土还未稳固,固守荆州,暂不出发西取益州。
   果然东吴打消了西攻益州的计划。刘备集团在这次策略对抗中取得了胜利。
   占据有利位置是很重要的,也证明刘备占领江南的 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的策略是很正确的,这当然和后来诸葛亮的建议分不开。在刘备集团占领现在的湖北地区,并随后占领长江南面的的湖南地区后,刘备集团就从地理位置上隔离了东吴西取益州的企图。
    可见诸葛亮当年对荆州地理位置重要性的分析是很准确的。
  
  5:后来益州牧刘璋邀请刘备帮助自己抗击张鲁。在这个过程中刘备得到了刘璋的大量资助,包括军力和财务。刘备回军时却借口而攻击刘璋。
   刘备在荆州问题上的犹豫,让自己陷于非常被动的形势,总算从以前的事件中得到了经验教训。所以虽然刘璋待刘备甚善,比刘表还好, 但是刘备在攻占益州问题上比较坚决。最后在诸葛亮和张飞的增援下,占领成都。
   在占据益州事件上,刘备和诸葛亮还是比较顺心的。尤其是刘璋主动邀请刘备入川,减少了很多抵抗,也是天助刘备。
   从前面的发展可见,刘备和诸葛亮是在逐步实现自己的宏图。到此为止,总算初步达到了自己的计划,虽然荆州问题上还留有历史后遗症。
  
  6:孙权在得知刘备占据益州后,要求刘备归还荆州,刘备借口得到凉州后再归还。孙权恼怒,派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刘备统兵五万到公安,令关羽和东吴作战。 这个时候曹操却进发汉中,张鲁投降。曹操侵扰后方,刘备只得和孙权讲和, 分江夏、长沙、桂阳等给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归自己,然后回兵四川。
   在这件事上刘备迫不得已割地求和。
  
  7:刘备派诸葛亮留守成都,亲自带领人马和曹军作战。打败曹操部下夏侯与渊、张郃等。曹操亲自出征,但是这个时候刘备已经占据险要位置,据守不战,曹军几个月不能攻下,加上粮草不济,人员减员严重,只能撤军。刘备终于得到汉中。派魏延为都督,镇汉中。巴蜀的北边门户被巩固。终于完成了自己三分天下,占有一鼎的愿望。
  
  8:虽然北线胜利,但是后来东线失利。驻守在荆州的关羽和曹仁作战的时候,孙权派吕蒙袭击后方,杀关羽,取荆州。
   诸葛亮本身期望能和孙权和好,但是驻守荆州的关羽却和东吴的关系搞得很僵,最后导致大意失荆州。可见刘备集团在用人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荆州问题上孙权和刘备积怨已深,对荆州的争夺涉及双方国家利益,所以矛盾总是一天要发生的。
    荆州失去后,刘备集团失去了东取的门户,只能闭守四川。原先诸葛亮隆中对的“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两路夹击曹操的战略计划也破产,导致后来只能从艰险崎岖的蜀道出秦川,北攻魏国。但是最后多次出征不果。
  
  9:刘备愤恨孙权袭击关羽、占据荆州。亲自东征,讨伐东吴。孙权惧怕,请求议和,被刘备拒绝。最后刘备却被东吴大将陆议大破军于猇亭,刘备归白帝城,后在永安宫托孤给诸葛亮后而亡。
  
   此战(彝陵之战)孙刘两败俱伤,并结下了不解的仇恨。这对诸葛亮的联合东吴,抗拒曹魏的政策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10:诸葛亮东面和孙权修好,率众南征,耐心安抚南部众少数民族部落,得以巩固了后方。然后精心治理政务,使得人民安居,百姓乐业,治兵讲武,为大举攻打魏国做准备。
   在刘备崩天,关羽、张飞相继去世后,诸葛亮实际上已经成为蜀国的最高统治者,得以能逐步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11: 诸葛亮在养精蓄锐后,多次带兵出征,翻越天险秦岭,北伐曹魏。虽然每次都有斩获,但是最终还是无大收获。最终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2:在三国中,蜀国首先被灭。落得个悲剧结局。
  
  
   从此可见,诸葛亮在隆中对天下形式分析还是很有先见的,看法颇为深刻。在那个交通不发达,消息闭塞的时代,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就对天下了如指掌,预测先机,后人不得不佩服。
   从后来的整体发展上看,诸葛亮是实现了其愿望计划的前半部分,就是终于占有一席之地,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但是在失去荆州后,诸葛亮的两路出击魏国的计划破灭。并且导致蜀国被隔离于中原,只能从艰险的秦岭北出。耽误了很多时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失去荆州应该为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对以后的战争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时世难料,矛盾斗争总是千变万化的。在曹操攻打汉中的时候,刘备只能和孙权割地讲和,分四郡给孙权。后来刘备的大将 关羽和曹操作战的时候,孙权却袭击背后,夺取荆州。再后来孙刘的彝陵之战,刘备身死。自从赤壁之战孙刘联合后,以后东吴和蜀国倒没有大的联合,却较多的冲突。而双方也不能奈何北方的魏国。所以导致魏国在很多时候是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
   虽然蜀国和东吴的这些矛盾都是诸葛亮所希望尽力避免的,但是国家之间总是以利益作为衡量一切行动的准则,所以诸葛亮也只能一相情愿,而不能阻止矛盾的发生。
  
   可见交错复杂的现实矛盾是诸葛亮当初没有预料到的。并且当刘关张在世的时候,诸葛亮在许多国家大事上也是难于左右。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得以能独自决断国家大事。首先在外交上和东吴和好,从而为自己征讨魏国争取到了有利条件。
   但是毕竟魏国太强大了,占据着当时三分之二的疆土,并且在人员数量上也远远超过蜀国。 国家之间的较量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所以诸葛亮虽然有管仲的才能,也最后失败。可见很多时候个人才能是不能左右国家形势的。
    当然了诸葛亮也知道难于取胜,这在后《出师表》中有所表达。但是他可能觉得人生短暂,如果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去实现复兴汉室、收复中原的愿望,则将来蜀国也是难于抵挡魏国的进攻的,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如提前一博。
    诸葛亮确实有些急功近利,但是其心情是可理解的。最后导致连年征战,劳民伤财。百姓疲惫,怨声载道,在诸葛亮死后不久,蜀国被魏国很快灭亡。
   国家之间的战争就象势均力敌的的高手之间的搏斗,是一场持久战,消耗战。虽然好象蜀国在开始处于上风,但是魏国却能一直坚持下去。最后一旦蜀国松懈不支,则马上难于抵挡魏国的反击。
     
  
    陈寿评价诸葛亮是:“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我们后人只能叹息历史的无情,就象歌中所唱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