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分析三峡大坝对四川盆地气候的影响

 2006-09-01 16:0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3
今年夏天最引人关注的新闻莫过于四川、重庆的大旱。50年一遇的惨重灾情让人们着实对四川的酷热和干旱感到惊讶。看着电视上那龟裂的地表,干涸的河床,颗粒无收的庄稼,和被太阳晒爆而破碎的玻璃,似乎一切都预示着今年四川的天气实在非同寻常。对于这次少有的长达60天的干旱高温天气,许多人不免让想到了三峡。人们怀疑,是不是那个三峡大坝,使四川重庆的气候发生了变化?

就在三峡建成之初,中国那些学者,教授们兴致勃勃的向人们宣布:三峡建成之后,将会成为调节四川气候的空调。盛夏,它能帮火炉山城重庆降温;冬天则会因这个大空调升温。因此,三峡区域呈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

但话音未落,四川却逢建国五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高温酷暑天气连创四川最高记录,不但持续时间长,而且气温更是破记录的达到43度。人们不敢相信数千年来风调雨顺的天府之国会遭遇这种可怕的干旱。为什么今年四川气候这样异常?不是说冬暖夏凉么?怎么修了三峡气温反而升高得更厉害?政府和那些专家们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对此作出解释?但这些专家们却左推右搪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如果说三峡对气候没有影响,那是瞎说。因为前一段就是这些权威部门振振有辞说三峡将对气候产生影响,现在突然说没有了,那不是在骗人么?但如果有影响,为什么不像所说的降温作用,而是持续高温?

应该说三峡建成后,对重庆、四川的气候影响是必然的。但这种气候变化给四川带来的并不是官方所说的“冬暖夏凉”,而是持续的高温。

众所周知,四川盆地有它独特的地理条件:周围高山环绕,仅有一条长江与外界连通,而三峡是四川盆地的唯一缺口,是它与外界水汽交换的重要通道。现在在这个缺口上突然加一道200米高的悬崖,这不可避免的要阻碍长江的水汽流通。生活在江边的人都有体会:以前从宜昌到重庆段的长江上的风非常大,并且是从下游向上游吹,蓄水后明显感觉上风没有以前大了。这无疑证明了三峡大坝的阻风效应。即使没亲身体验过,想一想也会明白,那堵高达180米的墙与两侧的山连城一体,如同一座山挡在那儿,怎么可能对风没有阻隔作用?就是一堵两三米高的围墙,也会挡风的,何况大坝180米高的大坝?因此大坝对风力的阻挡是毫无疑问的。以往沿江的风将江面的水蒸气带起,沿江向上游运动,把水气及冷空气带进四川盆地,从而带动整个盆地内的热量、气流循环。这股凉气对四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另外一个能给四川盆地带来的水气入口。现在把这个入口堵住,风力减弱,必然影响盆地内气流循环及长江中下游的水汽向四川盆地的运输。这也就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今年四川盆地为何如此干旱——因为水汽进不来。

修大坝前,长江之水一泻千里。从青藏高原上冲刷下来的雪水奔腾不息,给四川盆地带来清凉水源的同时,流动的江水也将四川盆地内的热量带走。蓄水以后,水流最大特征就是变得非常缓慢,库区内的水基本上是死水一潭,完全丧失携带热量的能力。如果水是流动的,那么在流动过程中它的温度不会上升太大。快速流动的水不但可以保证自身的冷却,还可将周围的热量带走,对周围环境起到一个天然调节的作用。但一潭死水就不同,因为它不流动,所以在阳光照射下会很快升温。热量不被水流带走,便持续积累在水库内部。夜晚在陆地气温下降后,水库仍会向周围环境释放热量(因为水的比热大,这也是农民在夜晚向稻田里面放水,以防止稻田被冻的原因)。这就有如在四川盆地口安装了一块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持续不断对周围地区加热,导致水库周围地区气温升高。而高温又促使水库内水蒸汽继续蒸发,就在四川盆地入口处形成 了一个巨大的高温水蒸气带。它就像一个火炉,将任何由此进入四川的湿冷空气加热或削减。透过三峡进入四川的冷湿气流都将会被这个气压带消弱。四川盆地没有被大坝堵死,也将被这个火炉毁掉:没有风,空气不流通,外来的水蒸气又被阻隔,热量无法排出,反而在出口处不断聚集,四川真的就成一个火炉了。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所谓的水库将起到天然空调的作用,冬暖夏凉的结论是根本不成立的。事实上三峡水库不但起不到降温的作用,反而是导致四川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今年的干旱不排除本身降水少的可能,但很大原因是因为进入四川盆地的冷空气受阻,盆地内气流流通不畅,缺乏冷暖空气汇合而形成降雨的必要条件所致。水气不足,缺乏降雨,境内必然干旱;而空气不流通将使盆地内水汽持续蒸发,导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如果这两项条件长期满足,任何人都应该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四川盆地将不断沙化,会变成第二个柴达木盆地。

可以说,对于这次灾难早在今年之初就有预兆。今年春节一位记者去了一次甘孜州。经泸定,绕着四川的最高山——贡嘎山走了一圈。一路上,他忧心忡忡,不知道今年四川要遭什么灾难。为什么?因为2006年春节期间,2月份,康定周围的大山上,贡嘎山周围的大山上,没有雪!这就说明,气温升高早已开始。今年年初盆上空地已经积累起足够的暖空气,将高山上的冰雪融化。这次四川盆地高温天气不是反常,而是三峡建成后气候发生改变的一个明显特征。大坝建成之后,对四川盆地的畜暖作用就已开始。而干旱少雨年初就已出现,据重庆晨报报道:

“今年以来,四川盆地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先后发生严重春旱、夏旱和伏
旱。盆地东北部、中部部分县(市、区)春夏连旱、夏伏连旱。目前伏旱还在持续发展。”

这就说明今年夏天的干旱不过是整体性干旱的一部分,是春旱的一个延续。三峡确确实实将四川盆地的气候改变了,但这种改变是黄万里那样水利、工程学的专家亦没有想到的。持续的高温少雨的后果就是使土地迅速沙化。现在川西高原已露出沙化的迹象,一位刚从川西回来的网友这样描述:“若尔盖草原湿地干涸,沼泽地干裂。原本在八月青青的大草原,像秋天一样金黄。汶川的桃坪一带,以前只长草的山上,现在只有灰,整个尘土飞扬,根本不像在川西,简直像新疆了“。可见,这种不正常的气候带给四川的灾难仅仅是开始。如果不采取措施,不把三峡大坝炸掉,让江水像以前一样迅速流动,让进入四川的空气恢复流通,这种可怕的高温干旱明年依然会持续。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