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穷人上不起学是因为学费太低”
“伟光正”的张维迎导师说:“穷人上不起学是因为学费太低”我们“伟大光明正确”的张导师在“经济科学”领域经常性的有“惊天的发现”,最近,他又发现:穷人上不起学是因为学费太低,所以“必须提高大学收费标准”,然后把多收的学费“按比例”支助穷人,教育改革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而且,我们“伟大光明正确”的张导师,不仅“言传”,而且“身教”,还“把所有的稿费一年几万元全部设立贫困生的奖学金”(原来他从发明“双轨制”、“腐败有利改革论”、“善待企业家国王”、中国特色MBO,到“干部阶层是改革利益最大受损害群体”,努力了大半生,一年“所有的稿费”,才区区的几万元,真是难为他了---还不如他“走穴”开吹风会一场演讲的收入呢!看来,还是“企业家国王”们“有良心”,肩膀“靠得住”!)
不过,“伟光正”的张导师的这个“惊天的发现”,虽然“大美不可方物”,但仔细看看,还是能找到一些“瑕疵”的:
其一、“助学金”发放的标准是什么?具体由谁来执行?---张导师心知肚明,当然也是富人自己(即使暂时不是富人,也因为张导师发明的“腐败有利改革论”,可以“合理”的通过钱权交易的寻租成为富人),在整个社会都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做为“理性经济人”,这些人凭什么不把“名额”“优先”分配给自己、七大姑八大姨等的子女,或者干脆按照潜规则私下“拍卖”了呢?虽然张导师极力抨击“大政府”,权力带来的腐败,但是,一但轮到了自己,无论是政治权力、经济权力,还是学术权力,也是非得要“腐败有利改革”一下的!
其二、穷人子女又不是“关云长”,从幼儿园到大学之前,“过无关斩六将”,又能有多大比例打“通关”呢?那么,是否意味着穷人只有“关云长”这样的超人才配上大学,才配得上那个“助学金”?而富人家、大城市的纨绔子弟们,只要没有严重的智力障碍、行为障碍(就是说,其父母的赞助费也不够抵消大学对其的“恐惧”),就都配享有高等教育的权力呢?
其三、这些富人的子女们,无论是“精英”,还是“垃圾”,毕业后有了大学文凭这张“金牌”护身,在“公平竞争”原则下,不管教育质量如何,总是可以凭借着父母的社会关系网,按潜规则“优先”得到稀缺的好职位的,不干活、少干活,还要多拿钱,这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二八分配法则”---同时,紧要的职位上安插进来这帮“太子衙内”,“生产效率”怎么可能高得起来?无效率的结果,就是总体创造财富的能力下降……最终又必然将导致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振---而穷人的子女,即使是“关云长”级别的,毕业后仍然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担忧,按自身能力找到一个好的职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就是一般的职位,也因为过度竞争带来的收入水平的大大降低(最近经常听到企业界放出的风声:应届毕业生月薪1500元RMB,又逐渐降到1200、1000、800,甚至600),而且客观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必然无法逃避失业的噩运(否则,机构岂不是又要大大的“臃肿”起来,“阵痛改革”刚完事儿,恐怕没有剩下什么“软柿子”可以捏的)。
这时,张导师们又说了:你们可以不读大学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谁叫你们偏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好像顾客购买了伪劣服务,还只能怪自己瞎了眼),完全可以自己创业啊(好像市场经济已经发达到人人都可以当老板了)---可惜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有“成本沉淀”的,要让穷人们放弃前期的大量投资,放弃大学的希望,才是不“理性”的;不过,后来的,也就是现在的没有投入那么多成本的穷人家长们看到了“前车之鉴”,不得不学乖了,就开始“理性”起来了,干脆让子女们不要读“那么书”了,“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人家隔壁小学没毕业的,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有力证据:人家磋麻将、当六合彩庄家,发了,还买了别墅呢!
下面是张导师语录和一些注解:
张维迎:“现在一批评大学就是大学变成赚钱机构,腐败了,教师的心黑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我所知道的好的大学,并没有谁想去赚钱。”
。。。。。。。。。。。。。。。。。。
睁着眼睛说瞎话,还脸不红心不跳的,真不愧是我们伟光正的张导师!
怎么“不黑”?
导师们变成“老板”,研究生们变成“免费高级苦力”了,还不黑?
人均GDP才1000美元,排名世界一百多位的中国,大学收费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了,还不黑?
看来,这还得运用“相对论”进行解释了,不是现实还不够“黑”,而是因为我们伟大光明正确的张导师心中的“黑”底线太低了!
张维迎:“那我们把学费适当地提高,然后规定学费多少比例必须用于助学金,这些问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
。。。。。。。。。。。。。。。。。
什么才叫做“适当”?让穷人的孩子全部都上不起学,才叫“适当”?
这个“比例”如何“规定”?“规定”后如何执行、监督?可执行吗?可监督吗?做为“实际办学者”,张大导师心里最明白不过了!做为一项具体的政策建议,“选择性失明”的只提出“享用大餐”的主张,却没有“饭后付费”的打算,这样的人,还能以“权威主流经济学家”的身份出现在学术界,才是真正的“国情”!
张维迎:“教育也是这样,其实我们学校都想各种办法筹集资金解决贫困生的学费问题,包括我个人,我把所有的稿费一年几万元全部设立贫困生的奖学金。我们还从企业找钱,国家一年给100万,学校还用各种办法拉公司设立以公司命名的助学金,想尽各种办法让贫困的孩子上大学。”
。。。。。。。。。。。。。。。。。。。。。。。。。。。。。
教育这个社会机构的存在,最大的目的,就在于提高民众的素质和补偿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必然的不公平现象。
通过教育这个渠道,提供给社会中低层民众及其子女中一个上升的机会,一个“盼头”,让社会阶层保持充分的对流,维持社会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这最是一个强调“公平”的具体制度设计和社会机构!一贯强调“效率”的张大导师,是不会不懂这一点的!但是,在他的设计中,“学费标准”却让占社会绝大多数穷人的子女们绝大部分无法享受高等教育(因为竞争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收费环节太多,提供的教育产品太“多样化”、“差异化”、“等级化”了,即使是天才,如果是穷人家的,因为经济原因中途“夭折”的概率是很高的,但是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学云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只要有钱,垃圾都可以上重点大学),假设这个数量为10,然后,通过什么“助学金”补偿其中的一两个,就可以算是“行善积德”了吗---这两下一对比,不还是“劫贫济富”?
插入点体外话:其实,希特勒的“私德”还真的不错呢:对爱情忠贞不二,不抽烟,不酗酒,还是个动物保护主义者(据说看到苍蝇死了都会掉眼泪),特别地,他“意志坚定”,从不为金钱所动,但是,我们都知道,他却是个“权欲狂”---酒色财气权力名,凡是“精英主义”者,其中至少必居其一,所好不同罢了!
张维迎先是以办学者的身份,象个家庭主妇一样抱怨“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菜米油盐都很贵”、“经费不够啊”,然后摇身一变,以“权威经济学家”的面目出现,搭公共产品经济学的便车,粉饰大学教育超高收费的“合理化”,典型的“角色混同”,混水摸鱼!
一贯的技俩就是拿计划经济说事,现在中国的教育收费水准,还是计划时代的水平吗?早就“超世界一流”了!
办学质量差,收费水平高,怎么每年一度的“3.15”不来个特写,彻底的曝光一回?这不也正是垄断市场理论分析中,大学做为“市场势力”存在,与顾客:分散的学生家长不均衡博弈的结果吗?不也是“无效率”的吗?我们伟大光明正确的张导师怎么就不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一下?
“提高收费”的教育改革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中国教育体系这项基础社会功能已经濒临崩溃了---张维迎也曾经是穷人家的孩子,不会不知道其中的艰辛细节的---但是,现在,他已然是出过国的大博士、大经济学家、北大校长助理、CCTV年度经济人物,光宗耀祖,祖坟上都冒清烟了,身份不同了,拥有了与富人精英们“共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了,“往事不堪回首”,人是善于遗忘的,与身份不合的思想,该忘的就都忘了吧。更何况,经济学是“不讲道德”滴---自圆其说,这下子,我们的张导师,就可以“心安理得”,而且可以在权力与资本的共同推动下,尽情表演他的“为人类追求真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了。。。(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