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回扣,上学贵的另一只黑手

一本教科书,回扣知多少?触目惊心的案件告诉人们:在社会反映强烈的“上学贵”背后,原来还有另一只黑手——“商业贿赂”在从中捣鬼。

去年,四川某高校“教材腐败系列案”,让人触目惊心:一个小小的教材科,上至科长,下到普通职工,几乎被“一网打尽”;前任科长落马,继任科长又倒下。“一些勾兑干部倒了,新的勾兑干部还会源源不断产生。”教材腐败可谓是无所不在、屡禁不止。据了解,腐败的流程是,按照教材回扣的“潜规则”,学校按课本定价的100%卖书给学生,书商按码洋的15%至25%折扣给学校,出版商以6.5折至7.5折卖给书商,出版商的成本只占到书价的三四成。还有一些出版商直接把教材卖给学校,给的折扣高达35%。除了明折扣,还有大量暗回扣,在明扣的基础上根据购书码洋的多少再进行“让利”活动。这些费用分别落入学校的教材科和个人腰包,出版商及书商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教材采购成了腐败温床,成了有利可图的香饽饽,人人争相而上、要分一杯羹。而这一切最终都会转嫁到购书者学生身上,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上学难、上学贵。教材回扣之所以广有市场,这和目前图书出版体制和学校购书体制有关,学生教材的购买基本上由学校垄断。“在垄断体制下,腐败很容易。”

一本小小的教科书,竟会有这么多的回扣,产生了这么多腐败,实在是匪夷所思。层出不穷的教材腐败现象愈演愈烈,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是腐败的根源所在?腐败温床是如何产生的?又是谁打造了腐败链条?又有谁推动着腐败的发展?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