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竖立长城鼎 旅客:不伦不类

以保护长城为宗旨的中国长城学会,昨天起推动“长城延伸一万里”的文化工程,并在长城竖立了首个状如烽火台的雕塑“长城鼎”,但此举却遭批评为不伦不类,且有违法之嫌。

北京各大报章今天报导,这个长城鼎长一百零二厘米、宽八十厘米、高一百厘米,座落北京八达岭长城段。 据介绍,长城鼎采用古老的中国钧瓷材料和技术制作而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方体钧瓷。

据说,中国长城学会将用三年时间,以北京为起点,向中国和世界各地延伸,在沿线的四百余个城市全部放置长城鼎。

不过,北京娱乐信报报导,看过长城鼎的旅客大都质问说,“在长城旁边立个陶瓷鼎,是在宣扬长城文化还是在破坏长城景观?”

在长城鼎昨天竖立的第一天,不少旅客就指指点点,认为这个鼎不伦不类,都抱持嘲讽的态度。

对于设立长城鼎是否经过中国国家或市文物局审批,中国长城学会并未作正面回答,仅表示,“长城鼎是可移动建筑物,而且并没对长城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但中国文物学会长城研究会会长成大林却表示,在长城保护范围之内任何新建标记和建筑都是违反文物法的,主办方这么做实在不应该。

他说,“这个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个鼎影响了长城的整体景观效果,即使没修到长城城墙上也是不好的。”

成大林并说,根据正在酝酿中的新的长城保护条例,文物局设立长城保护范围标志都要十分慎重,不能立在妨碍长城景观的地方,更别说这样一个被称为“艺术景观”的鼎了。

在中国大陆,不少地方文物古迹往往被有关单位额外加工,以吸引或方便游客;而这些添加物有吊车、手扶电梯,一些寺庙的墙壁甚至经常被钉上外加物,这对文物或古迹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除了主管单位外,许多中国民众本身也不懂得爱惜文物古迹,以长城为例,部分外墙已被游客破坏,留下了不少“到此一游”的毁灭性标记。

中央社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