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慢性疾病可能10年内在亚洲夺2.7亿命

禽流感让全球闻之色变,但卫生专家警告说,慢性“生活习惯病”造成的危害其实更大,未来十年内可能有两亿七千万亚洲人因此丧命。

各国投注经费不足

虽然各国政府目前正积极筹措经费,并制定防治禽流感大流行的应变计画,但对于防治癌症、糖尿病、呼吸道及心脏疾病等亚洲地区最可怕的疾病,各国投注的心力明显不足。

设于澳洲的国际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齐密特教授说,各国政府持续关注对抗爱滋病,近来更把注意力放在对抗禽流感上,然而在此同时糖尿病患者却激增,糖尿病已成为一颗定时炸弹。

齐密特指出,澳洲政府斥资澳币一亿七千万元(约台币四十亿元)来应付可能发生、但也可能不会发生的禽流感大流行危机,不过,澳洲目前正面对极严重的糖尿病问题,澳洲政府每年对此却仅投注澳币五百万元,两者完全不成比例。

在世界卫生组织七日为“世界健康日”展开宣传之际,印度和中国等国却面临慢性疾病所引发的健康危机,慢性疾病的死亡人数已超过如疟疾、爱滋病和结核病等传染病。

习惯差致健康恶化

随着亚洲各国经济逐渐发达,亚洲人的生活习惯也愈来愈不健康,久坐不动的工作、饮食习惯不良、抽菸及喝酒等,都是亚洲人健康恶化的原因。目前印度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冠,二○○四年达三千八百万人,二○二五年时,更可能增至五千七百万人。到二○二○年,印度每年死于慢性疾病的人数,可能高达七百六十三万,占所有死因的六十六点七%。

世卫组织统计,二○○五年至二○一五年间,亚洲可能有高达两亿七千万人死于慢性疾病,其中多半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及印尼等低收入国家的穷人。

齐密特表示,糖尿病在中国从几乎不存在到变成与西方国家相同的严重程度,只花了二十五年,而在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的柬埔寨,上述发展更只有十年。

世卫组织也指出,在抽菸人口众多的中国,有五分之四的人死于慢性疾病,呼吸道疾病也占了所有死因的十七%。未来十年,慢性疾病在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五千五百八十亿美元,在印度则是两千三百六十亿美元。

自由时报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