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月通膨加速至1.9%

中国大陆一月通货膨胀连续第四个月加速,主要因农历新年假期前夕,食品与旅游价格攀升所致。不过,根据中国政府智库官员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可望持续大幅成长,不会出现通货紧缩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新闻稿表示,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较上年同期攀升1.9%,创2005年3月以来最大增幅,相较于12月的1.6%。彭博针对19位经济学家调查的预估中值为1.8%。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预估,今年通膨将攀升平均约3%,相较于2005年的1.8%。

相对温和的通膨数据让北京政府有馀力松绑燃油与公用事业费用管制,让市场拥有较多力量决定价格。

香港摩根大通中国经济学家Grace Ng表示,中国政府推迟物价管制松绑,主要原因即是通膨过高疑虑。现在环境更为稳定,将允许政府持续改革而毋需忧心通膨。

中国1月通膨数据因农历新年而扭曲,今年农历新年落在1月,去年新年落在2月。食物与旅游价格通常在农历新年期间攀升。

另一方面,亚洲华尔街日报引述中国国家资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预估,中国今年经济成长9.2-9.3% ,相较于去年9.9%。

他说,某些产业的价格将出现衰退,但和通货紧缩不一样。一般而言,通货紧缩通常肇因于经济萎缩。

而北京政府致力控制制造污染与低能源效率的工厂,有助纾解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的情况,例如水泥产业,大约仅四成中国水泥厂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其馀皆仰赖需要大量煤炭生产,导致产生很多污染。

报导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将环保与提高能源效率列为第一优先,以均衡过去25年混乱的经济成长。

范剑平指出,中国政府不会勒令这些高污染性与缺乏能源效率的业者关厂,而将祭出罚责规范,利用市场力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污染。

中国政府也计画在今年逐步放宽水、电与天然瓦斯的价格管制。

中央社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