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养老问题严重 儿女对父母很麻木

中国大陆黑龙江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七日开始举行,省人大代表翟玉和表示,经过调查发现,中国农村为人子女者,过半数对父母很麻木,农村的养老问题需要重视。

黑龙江生活报报导,翟玉和自费筹资十万元人民币,从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初至十二月底,请了七个志愿者,费时五十天,对中国农村的养老现状进行调查。调查者走访了三十一个省区,调查了上万名农村老人的生活情况。

翟玉和表示,在受访的一万四百零一位老人中,与儿女分居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四十五点三,三餐不保的有百分之五,年节饮食与平日没有差别的达到百分之十六,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的多达百分之九十三,没有替换衣服的百分之六十九,小病吃不起药的占百分之六十七,大病住不起医院的高达百分之八十六。

调查还发现,农村老人年均收入含粮、菜,仅有人民币六百五十元,也就是说,月收入仅约人民币五十元,折合台币才两百元。

但是,调查对象中,有百分之八十五的老人要自己动手干农活,百分之九十七的老人要做家务,而只有百分之八的老人有一台老旧电视机。

调查显示,对父母如同对儿女的视为孝,仅占受调查老人子女的一成八;对父母视同路人不管不问的为不孝,占三成;精神状态好的老人占百分之八,两成二的老人以看电视或聊天为唯一的精神文化生活。

翟玉和指出,与老人生活品质低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老人的儿女生活水准至少高于父母几倍乃至更多,很多儿女认为,父母没冻着,没饿着,就是自己尽孝的最高标准。

翟玉和还表示,调查中有一种现象很令人担忧,那就是这些老人中,百分之五十二的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很麻木。

有的与父母同住在一个院落,但一年也说不上一句话,有的儿女非过年不登门,登门时少的只给父母五元,而且一年就这么一次。

参与调查的人员崔学发则指出,在调查中看到的普遍情况是,吃的最差的是老人,穿的最破的是老人,小、矮、偏、旧房里住的是老人,在地里干活和照看孙辈的也多是老人。

“一年吃不上两次肉,平日兜里没有一分钱,小病挺着,大病等死的例子并不鲜见。这些老人不是民政部门的救济对象,由于儿女的不尽孝,使他们成了三不管,生活境况反倒不如无儿无女的老人。他们对儿女多有抱怨,但大多不忍心将儿女告上法庭。”翟玉和表示,由此可见当前中国农村的年轻农民,对父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淡漠。

中央社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