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一盎司黄金产生三十吨毒物(组图)




  很多人都喜欢配戴光彩夺目的黄金首饰,但你是否知道生产黄金的惊人代价!据专家透露,一盎司黄金,你用1000英镑就可以买到手,但同时,生产一盎司黄金却会产生30吨有毒废物!由于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大肆开采黄金,当地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废弃的矿山成为威力巨大的“定时毒气弹”。

  黄金价格暴涨

  随着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国家一样对珠宝的需求增大,全球对黄金的“饥渴”已达到最高水平。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全球黄金价格已达到17年来的最高水平,25日黄金价格上涨了7.7美元,如今每盎司已超过474美元。与此同时,全球剩余黄金储量已相当少,而提取黄金付出的环境代价却对人类影响深远。

  一枚价值1000英镑的结婚戒指(相当于一盎司的黄金)能产生30吨的有毒废物。为了生产一盎司的黄金,矿工必须开采数百吨矿石,然后再将矿石浸泡在氰化物溶液中分离黄金。矿业监察机构的一位负责人说:“黄金开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肮脏、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环保主义者和受开采活动影响的当地团体正联合起来,敦促政府、公司和消费者认识到黄金真正的代价。这位负责人说:“黄金开采业一直未处于公众监督之下,人们确实不清楚黄金的生产过程。黄金开采业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仅仅是光亮照人的成品。”

  从莎士比亚到雪莱,这些大文豪们一直为人们无法抵御黄金诱惑而痛心疾首。当今对黄金的狂热既不是寻求支撑一个帝国的根基,也不是为了巩固货币的地位,仅仅是因为我们对珠宝的渴求而加大了对黄金的需求。在今天开采出的黄金中,80%被用来满足地位象征的需要。环保主义者正试图劝阻消费者不要购买使用氰化物过滤提取的“肮脏的黄金”。




  金矿落后的开采工艺

  落后的开采工艺危害巨大

  然而,他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据世界黄金理事会的数据称,新近富裕起来的消费者将今年的珠宝销量推向了380亿美元的最高纪录。由于大部分发达国家含金量最多的矿石已开采完毕,黄金开采业开始将触角伸向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如今,全球高达70%的黄金是在诸如秘鲁、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开采出来的。在遭到开采后,发展中国家的广阔土地不仅变得一文不值,更可悲的是,还成为一枚重数十亿磅重的“定时毒气弹”。

  美国的环保机构将大面积废弃不用的金属矿比作核废料垃圾站,对子孙后代的影响可想而知。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环境保护署估计,用于清除废弃金属矿的费用可能高达580亿美元。采矿业宣称,他们正在加大对贫穷国家的投资,为它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带去就业机会。世界银行肯定了采矿业的说法。世界银行已呼吁100多个国家的政府给予大型矿业公司减税、补贴及其它优惠政策。但是,2001年,在人们的抗议声中,世界银行暂停针对采矿业的资助项目,施加压力要求采矿业减少氰化物的使用,停止随意处理有毒废物的做法。




  黄金开采等于毒药生产

  然而,采矿业认为这不符合实际,对世界银行的要求置之不理。世界银行如今把本来用于帮助采矿业发展的资金转而支持其它行业。采矿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采矿业依赖于一种称为 “堆摊浸出”的过时采矿技术。这种采矿方法使矿工能从低劣矿石中过滤出微小的黄金微粒。氰化物是采矿业提取黄金时优先使用的化学物质,全球每年黄金产量 2500吨,其中90%是通过这种方法提取的。

  在典型的堆摊浸出法开采过程中,大量矿石被压碎,堆放在土制和塑料支架上面,垒成类似金字塔大小的矿石堆,上面洒上氰化物溶液,一连洒上数年。随着氰化物溶液渗入矿石层,它会将黄金从矿石中冲刷出来,工人随后在支架底部将黄金拾起来进行进一步加工。30吨低品位金矿石只能提取出区区一盎司黄金。氰化物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一茶匙浓度为2%的氰化物溶液就足以毒死一个人。从秘鲁到加纳,采矿业在提取黄金过程中全部使用这种危险的化学物质。




  开采黄金过程中产生的氰化物废物一般储存在废水池中

  采矿业做到自律不容易

  在开采黄金过程中产生的氰化物废物一般储存在废水池中。一旦下过大雨,河水暴涨,从废水池中溢出的氰化物废物会流进水系,对环境、野生动物和附近村庄造成致命后果。2000年罗马尼亚一次氰化物废物泄露事故给该国造成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以来最严重的环境灾难。当时,罗马尼亚巴亚马雷附近一家金矿的数吨含氰废水冲破大堤,流入蒂萨河和多瑙河,结果造成灾难性后果:1000多吨鱼类死亡,沿河植物和鸟类也难逃一劫。

  然而,世界各地的矿山却一直在重演着“巴亚马雷悲剧”。在发生巴亚马雷泄露事故以来的5年里,加纳、西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等国家先后发生过此类事故,这些事故全部是由跨国公司拥有的矿山造成的。而就在那段时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一直忙着与采矿业就制定自律规范展开谈判。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德斯塔·麦布拉图承认,采矿业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但他同时表示,他们正在采取措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麦布拉图说:“我们正与矿业公司合作,防止事故的发生。”不过,环境监察组织认为采矿业自律规范(本月刚刚公诸于众)毫无用处。“银行观察(Bankwatch”和“欧洲地球之友”两家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自律规范只是采矿业想造成一种假象,让人们认为矿业公司正在解决环境问题。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科瓦尔湖(Cowal)是跨国采矿公司和当地土著居民斗争的最新战场。当地土著人瓦拉哲里人代表、61岁老人内维尔·威廉姆斯说,斗争是必然的,由于矿业公司得到政府的支持,他清楚最后胜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威廉姆斯老人说:“我们没有任何资源,但我们是在为所有人而战,因为这里的环境很有可能受到氰化物的破坏。”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