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不成钱移光 消费者睁大眼慎签约

台湾经济不景气,近年来承办移民案件的业者大发利市,也引发不少消费纠纷。消基会上午表示:部分不肖公司,看准消费者不熟习国外的法令,让许多根本不可能成功的申请案,反覆送件,巧立名目收取手续费,或者刊登不实广告,诱使民众上当!消基会提醒有计划移民的消费者,尽量自己打听移民国家的法令,慎选业者签订定型化契约,才能确保自己的权益。

台湾股市连日下跌加上政经情势动荡,不少人想要脚底抹油,选择移民其他国家,这几年让办理移民的业者赚了不少钱。消费者的纠纷不少。

消基会日前接获民众投诉,两年多前委讬一家业者代办,花了22万手续费,公司就倒闭了,换了一家业者,不但又要求支付一笔六万元的顾问费,还刻意隐瞒资格不符的问题,误导消费者以为可以申办成功。不断收取各种资料处理费用。让消费者不断付钱,却根本不可能成功!没有善尽告知的义务。

此外,也有业者刊登保证成功的广告,拼命要钱,民众的申请案件碰上移民国家的法令变动,无法成功,也无法从移民公司拿回退费。也有乌龙移民公司延误消费者的申请案件,

消基会表示:每件移民案的费用动辄数万甚至百万,再加上民众对于国外法令陌生,语言隔阂,不肖业者很容易下手!等到民众无法申请成功,业者推讬,避不见面,纠纷不少。

消基会提醒消费者,应该尽可能了解移民国家的法令,货比三家,慎选合格登记的移民公司,参考内政部提供的定型化契约版本,与业者签约保障自己权益,也绝对不要接受外文的契约。至于业者声称:可以免约谈,免坐移民监,等抵触移民国家法令的说法或保证,民众千万不要轻信。为了避免业者拿钱走人,消基会也建议消费者,合约应该明订双方的权利义务,并且采用分期支付款项。

如果一旦上当受骗,消基会建议消费者可以提出告诉,并要求解除契约,秘书长黄怡腾说。

(据中广新闻彭群弼报导)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