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觅李敖?
李敖的神州文化之旅,北大演讲谈言论自由,颇有掌声;清华、复旦的演讲,就使内地网民觉得不过尔尔,甚至说他“学会了与时俱进”,“除了失望之外,还觉得有辱斯文,是自取其辱的文痞”;再后到香港,发表一通认为香港人不应向中央争民主的言论,就更使香港的民主派大摇其头。但内地人与香港人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大陆十三亿人,就没有一个李敖呢?为什么李敖对大陆的事、香港的事发表这样、那样的意见,会让内地人与香港人寄予希望又或者感到失望呢?
李敖对内地、对香港,没有切身体会,甚至存有误解,那是很自然的事。更何况他此行受凤凰视邀约,言论不能不有所顾忌。香港民主派人士老是发表意见,认为台湾应该与大陆统一,不是照样让台湾人听了不是滋味?所以,本来就不应该对李敖关于大陆问题、香港问题的谈话过于认真,更不宜有啥期望。内地人、香港人之所以对李敖在内地、在香港有期望,是因为内地与香港没有李敖。
尤其是内地,不管是称赞他讲话的国台办或是批评他讲话的若干网民,其实最需要去想的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李敖?为什么我们的土壤、我们的社会氛围产生不出一个李敖?为什么我们要对一个外来的和尚寄予厚望,希望他能为大陆封闭的屋子开一扇窗?要开窗,不是应该关闭在屋子的人去开的吗?
中国有没有人发表过像李敖那样的提倡言论自由的言论?有的。二十多年前,当时在北大当研究生的胡平,就在笔者主编的《七十年代》月刊上发表过一个连载的论文《论言论自由》,要讲理念的深入与清晰,绝非李敖在北大的演讲可比。然而,这样的文章在内地找不到地方刊登,只好辗转流到海外。最后,连胡平都无法在大陆立足,而要移居美国矣。
近年敢于针砭时弊、并在去年发表《讨伐中宣部》的北大副教授焦国标,也是有一点李敖味道的人物。但他的文章也不能在内地公开发表,更因写《讨伐中宣部》而被北大炒了鱿鱼,现在到美国当访问学者去了。
中国大陆十三亿人冒不出一个李敖,冒不出一个龙应台,甚至没有“云门舞集”的林怀民,没有讽喻社会的流行歌手罗大佑,没有电影的李安,没有雕刻家朱铭厖。
因为五十多年对言论的控制,扼杀了人民活跃的思想,也压抑了人民的创造力。
《苹果日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