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哥尔摩,100年前的9月18日,一位日后的好莱坞传奇巨星诞生于此,北欧的皑皑白雪衬托了她一生的爱情,对电影事业的爱恋,对其导师斯蒂勒的眷爱,对这个神秘广大世界赋予她无限难言感受的高傲、纯真又近乎绝望的倾注,她的容颜美,通过杰出摄影师的艺术力量得以表现,而她无语的沉默,深邃神秘的人性的高贵内涵,亦通过电影形式深深感染了无数影迷,人们尊敬和爱戴她,视她为巨星、传奇,这个无与伦比的天使所表现出的文化艺术的精深内涵,亦令世人难以形容。她,就是葛丽泰.嘉宝。
她就是安娜
片名《爱情》其实正是《安娜.卡列尼娜》,1927年11月29日首演的这部片子里,嘉宝时而恍惚不定, 时而深情微笑,满怀甜蜜与惆怅,与童星菲利普.德.拉西配戏时她成功而自在地烘托出银幕上那个儿子潜在的男性特征,母子共处场面生动无比,她是如此母性,乃至人们以为生活中的她真有儿子。
深受两位女友梅尔赛戴斯.德.阿科斯塔和苏尔卡.维尔托尔喜欢“大型、历史性、欧洲”式影片的影响,她们赞成重拍《安娜.卡列尼娜》。于是仿19世纪70年代圣彼得堡的布景和服饰,重拍的《安娜.卡列尼娜》再一次把这个角色推向巅峰,平淡的婚姻生活中,安娜邂逅英俊男友,当她决心抛弃一切跟随爱情时,她发现被社会抛弃,她失去了一切,包括苦心追求和经营的爱情,影片开头是嘉宝的脸部特写,面庞在火车头的烟雾中隐现,结尾时,又是一辆火车的车灯照射在嘉宝决心自尽、满布绝望神情的面庞上,随即她便投身于车轮之下……
当嘉宝被丈夫驱赶,离开儿子,被迫只身走下宽大的楼梯,她惊人地表现出女主角所面临的无形的社会舆论压力,悲剧力量震撼着观众,人们无法对这个悲剧性人物寄予痛恨或同情而只顾悠长的回味,反映出人伦、情感、智慧、勇气、抉择、幸福、家庭关系等错综复杂的命题,这样的角色嘉宝轻松地驾驭了,女人的爱可以忘记俗世,女人的恨可以超越凡间,人物的尊严、修养与一场不值得的爱恋,终于成为艺术经典,因为独特,所以永恒。杰出而充满理解力的天才灵性的演出,使人明了原来嘉宝“她就是安娜”。
1928年1月14日上映的《神圣的女人》描述一个法国农村姑娘如何在一夜之间成了法国最著名的女演员,但最后她为了和部队里的一个逃兵的爱情而抛弃了一切。这也是嘉宝所主演的影片中惟一丢失的。影片这个逃兵喃喃地对她说:“在南美有一个牧场--还有一个花园在等待着你。”嘉宝在此又将自己完全溶入了角色:一个身穿奥弗涅省古怪而不合体的服装的年轻姑娘,面对精美华贵家私的怯生生与惊喜,一个特写,玛丽安两眼充满了惊异与欣喜,似乎嘉宝有种天才将艺术还原为生活,逼真、可信,让人产生共鸣,而真正生活里的琐碎、莫名其妙这时又被纤尘不染的艺术所替代,可以欣赏,变成审美。嘉宝,奇异幻美的精灵,她准确、传神地表达着世界的声音:那里有大千世界,有饮食男女,也有最高的美的追求!也曾令人心神俱醉,也曾令人悲恸欲绝,也曾,如最深广的风一般,掠过人性的海洋的水面,把那玲兰的温柔呢喃深情传递!
我曾深深地爱过你 现在也是 将来也不会变
1927年11月,嘉宝的知遇莫里斯.斯蒂勒因身体不佳,返回瑞典。这一对是命运使他们相遇,命运又分开了他们,广大洁白世界的一枝羽毛,从此,她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尽管影片占据着她的心身,谁又知道,最初的交情也是最后的交情。1928年,嘉宝拍摄《神秘夫人》,继而在由小说《绿帽子》改编的影片《风流女人》中饰演黛安娜,紧接着是影片《野兰花》,正当拍到一半时,莫里斯.斯蒂勒逝世的消息传来,嘉宝接到斯约斯特洛姆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的电报,告诉她斯蒂勒的死讯,1928年11月8日斯蒂勒逝世,享年45岁。一切都结束了,良师、导师,她失去了他,两个瑞典人只剩了一个,身在异乡,嘉宝毫无意趣,纯真的往昔烙入她的记忆,光明甜蜜,如梦如泣,风花雪月,风华正茂,这一切又有何意义?怎能追随?徒增怅惘。往事依稀,在别梦清泪的日子里,嘉宝接到电报时,她所能做的,就是立即面无人色地走出拍摄现场,在布景片上靠了一会儿,然后继续拍戏。
徜徉在斯德哥尔摩,嘉宝去看望了存放斯蒂勒遗物的仓库。她在房里走来走去,摸摸这个,看看那个,她围着家具和画走来走去,说了些伤心话。她一面把箱子提起来,一面说,“这是他在美国买的手提箱。”“这些地毯,我记得他是什么时候在土耳其买的。”
她还曾去斯蒂勒葬在犹太人墓区的陵墓流连。
悲痛被流入电影,《野兰花》成为嘉宝首部演一个无懈可击的好女人的美国片。丹尼尔斯丰富多彩的灯光效果使人难忘,当尼尔斯.埃斯瑟尔打开卧室门后,嘉宝全身沐浴在灯光之中以致“他的身影爬上了她的身躯。”
嘉宝开口了
米高梅公司拍摄的最后一部默片《吻》被认为标志着默片时代的正式结束。1930年3月14日嘉宝的首部英语有声片《安娜.克里斯蒂》首映,整个好莱坞都心情紧张地等待世界的回声。与此同时,米高梅在全世界做了广告:“嘉宝开口了!”这一次银幕上嘉宝的第一句话至今名列百年世界电影经典台词的前10名。嘉宝一开口,便如同她的容颜一样深深地迷住了全世界。
“宝贝,给我来杯威士忌,外加一杯姜汁汽水,别太吝啬了。”貌似粗俗的话,经过嘉宝的演绎,却别有一番诗意美,不单是为表达情节,她的话似乎还带有感伤与不幸,感人至深,嘉宝的第二部有声片是《罗曼史》,演对手戏的加文.高登几为她沧桑大气的气质、风格窒息,然后是《灵感》,影片描写一个美术家的模特儿爱上了一个初露头角的外交家,后来她却离开了他。外交家由罗伯特.蒙哥马利扮演。接着她拍了《苏珊.雷诺克斯》。这部影片的名气主要起因于它遭到英国当局的禁演,此片在英国名为《海尔加的奋起》。影片中,初上银幕的盖博问道:“咖啡吗?鱼子酱?……喝点葡萄酒缓缓劲?”“鱼子酱。”嘉宝呻吟道,把鱼子酱说得仿佛就是爱情的食粮。这时盖博尚未留起表示男性的小胡子,倒也会讨异性欢心了。
嘉宝的第15部影片《玛塔.哈里》中,扮演了历史上最为放荡的一个荡妇。开拍前,英国审查机构表示:银幕上不得直接表现这个为德国间谍机构服务的臭名昭著的间谍的死刑场面。影片结束时,嘉宝在一队修女的伴随下前赴刑场,她的那副表情充份显示了那份特有的精神恍惚。
这一切都将永远活在我心里
对《瑞典女王》中女王的角色,嘉宝表示不满,她说,“的确想表现得有点瑞典味儿……但是没有讲求艺术的余地,因为最重要的是他们所谓的票房价值。”《瑞典女王》实则是嘉宝电影生涯的高峰,她将人物的尊严、魅力和洒脱都传达得出神入化。嘉宝本人也最喜欢自己所饰演的这一角色。即使如此,在美国,《瑞典女王》却是嘉宝第一部票房收入大减的影片。
片中有这样一处烘托女王智慧的场景:当一群乌合之众冲上皇宫楼梯指责女王不该有一个西班牙情夫时,她把他们在楼梯中途截住,让他们平息下来,对他们诉说了帝王的种种忧虑与苦衷。而当这些人一边喃喃表示歉意,一边悄悄地退下去时,她又讥讽地扬起一只眉毛,对他们居然能如此幼稚地轻信历史教科书上简单的事件而暗自好笑。
马摩里安让嘉宝按节拍在卧室中行动,抚摸卧室中的每一件物品,似乎每一件物品都是幽会之处的纪念物。嘉宝低诉道,“我曾想像过幸福,但幸福是没办法想像的。”“此时此地,这一切都将永远活在我心里。”欢哀俱在,醉里繁华乱眼生,醒来独自暮凭栏,千古情殇,终究一场烟云,今宵别梦欢颜里,莫如相忘江湖。《瑞典女王》的结尾,嘉宝站在风中望着远方,目光似乎空洞却又好像拥有一切,将这个角色刻划得如许诗意,惟嘉宝尔。
温柔敦厚 奇情艳韵
根据小仲马名著改编的《茶花女》(Cavnille,1937年),嘉宝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将一个垂死的名妓塑造得血肉丰满,从而奠定了自己一代影后的地位,至今令人百看不厌,重映最多。在她演戏时,她有权让导演、摄影师、演员和剧本作者服从自己的意志。
嘉宝所扮演的茶花女既重感情又有头脑,她突出表现了一种无情的扪心自省而非一般高级妓女的反覆无常,深刻地突出了人物性格,温柔高雅而不得不变得优雅尖锐,敏感而看似无情,实则满怀对爱情的渴盼和身世凄凉的愁情。玛格丽特深爱阿尔茫,却不得不忍受他公子哥般的误会以及无情的羞辱,心已碎,还要演假戏以让情人的父亲相信她的信守诺言,在这里她可以找寻到灵魂的栖息地,令人难过的是,爱情没了,便什么也没了,本来,以为爱是逢场作戏,谁知,要了她的命。片中,嘉宝重病在身,依然挣扎着整理仪容,起身相见。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演,观众分明看到了她走向绝望的青春,命里有时终须有,倾城的美貌回到天上,人间何曾来过?忍受着孤独和心痛,忍啊忍,生命终于走到尽头,而死时的那一瞬,心灵非凡的痛苦又有谁知?寂寞的青楼中人,爱是飘渺云烟,水中花静观其开,谢了的花,并不干枯,在命运里叹息,在爱心中,却是永开不败。
《安娜.卡列尼娜》(Anan Karenina,1935年)和《茶花女》(Cavnille,1937年)使嘉宝两度获得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女主角奖。
《玛丽.瓦列斯卡》描写的是拿破仑和他那些出身波兰贵族的随员之间的风流韵事。嘉宝在影片中体现出的美有种引人入胜的东西,让人们容易产生这种想法--让她独自一人出现在银幕上算了。人们评价嘉宝有一种绝妙的希腊古典美的侧影,蓝色的眼睛洋溢着一种浪漫的情调。
嘉宝在好莱坞的惟一的一部喜剧《妮诺奇卡》的广告词是:“嘉宝笑了!”米高梅公司从《妮诺奇卡》中得出结论,嘉宝是能够引人捧腹的。
嘉宝在好莱坞出演的最后一部影片是《双面女人》。在影片中,嘉宝同时饰演姐妹俩,因影片用两姐妹来考验一个男人的故事引起了舆论的尖锐批评,嘉宝受到了打击,此后再也没有接受片约。这时,她才36岁。
嘉宝能够考虑接受的大部分角色都是些重要的人物,就是那些早已在历史或文学著作中享有盛名的人物,如居里夫人、乔治.桑、圣女贞德等等。此后,虽然嘉宝还曾经表示想扮演居里夫人、乔治桑等形象,但终于没有重返影坛。1949年,她作出了一个不可推翻的结论:永不再拍电影!
她的生活平淡无奇,可由于美貌而导致传说纷法。嘉宝的存甚至也超越了美丽本身,却始终根源于她那与角色交融难以分割之鲜活形象,她存在于人们内心,是一种温暖的希冀,是对至善之美的一种信仰。
9月23日,在好莱坞女星嘉宝离开影坛几乎半个世纪之后,美国邮政局将公开发行一枚雕刻有好莱坞传奇巨星格丽泰-嘉宝(Greta Garbo)照片的邮票,以表达对她的怀念与崇敬之情。书商们出版了大量的关于嘉宝的新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马克-维埃拉编著的《格丽泰-嘉宝:影史传奇(Greta Garbo: A Cinematic Legacy)》。特纳经典电影频道(Turner Classic Movies)也于本周起播出嘉宝的21部电影。
附:嘉宝生平小档案
姓名:葛丽泰.嘉宝 Greta Garbo
原名:葛丽泰.洛维.萨格斯塔夫森
生日:1905年9月18日
逝世:1990年4月15日
出生地:瑞典斯德哥尔摩
逝世地:美国纽约
成名作:《古斯塔柏林传奇》
生前作品:(部分)《流浪汉彼得》(1922年)《古斯塔柏林传奇》(1923年)《激流》(1926年)《肉体与魔鬼》(1927年)《安娜克里斯蒂》(1930年)《罗曼史》(1930年)《大饭店》(1932年)《瑞典女王》(1933年)《安娜卡列尼娜》(1935年)《茶花女》(1935年)《卡米尔》(1937年)《尼诺奇卡》(1937年)《双面女人》(1941年)
- 关键字搜索:
- 组图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