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麦克阿瑟认为:共军三野的战斗力在四野之上(图)

 2005-07-27 23:1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二次战役初步分析(原名:麦克阿瑟认为第三野战军的战斗力在第四野战军之上)

《麦克阿瑟回忆录》279页:

11月27日,赤色司令林彪将军使他的全部军队跨过鸭绿江,投入战争。赤色中国就这样进入了对美国军队和我们的同盟军公开作战的状态。中国的两个集团军,与沃克作战的第4集团军,与阿尔曼作战的第3集团军,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展开进攻。

第4集团军击溃了南朝鲜第2军,从而使美国第8集团军的侧翼暴露。沃克立刻指挥按原定计划迅速撤退。第2师和土耳其分遣队担任了出色的后卫战,使第8集团军得以与敌人脱离接触并免遭敌军的任何侧面袭击。

第10军团所对抗的敌军甚至比第8集团军所对抗的更为难于应付。

注:

一、回忆录中提到“第10军团所对抗的敌军甚至比第8集团军所对抗的更为难于应付”,这表明,在麦克阿瑟看来,第三野战军的战斗力在第四野战军之上。

二、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司令、远东美军总司令。二次战役时,直接指挥第10军和第8集团军。二次战役后,第10军(除陆1师因二次战役损失较大,暂负剿匪任务外)先由兴南港撤到釜山,休整补充一番后,再转到西线,归第8集团军指挥,不再由麦克阿瑟直接指挥。

三、麦克阿瑟误以为志愿军是林彪指挥的,不知道是彭德怀。

四、回忆录中的“第10军团”,又译为第10军,由阿尔蒙德指挥(又译为阿尔曼),下辖:陆1师、美3师、美7师。6.3万人。

第8 集团军由沃克指挥,下辖:骑1师、美2师、美24师、美25师,6.32万人。另外还有一支预备队空降187团5000人,二次战役中也投入了西线。这样西线第8集团军下属美军部队合计6.82万人。(注:美军兵力数字,源自彭德怀的报告,1950年11月13日,《入朝作战第一次战役的基本总结及第二步作战方针》中的“第二步作战方针”部分)

五、回忆录中的“第4集团军”,指的是第4野战军;“第3集团军”指的是第3野战军。更具体一些,“第4集团军”指的是二次战役中西线6个军:13兵团的38、39、40、42、50、66 军,多数是第四野战军的老骨干;“第3集团军”指的是二次战役中东线3个军:9兵团的20、26、27军,除每军有一个非主力师外,其余均为第三野战军的老骨干。

这里存在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我军在东西线的兵力。按多数书上的说法,是东线3个军,12个师,15万人;西线6个军,18个师,23万人。

对这种说法,虽然军、师数无较大争议(42军124师似乎未参加二次战役),但兵力数字却有争议。东线3个军,每军多出了一个非主力师,原本是要将那3个非主力师裁编到3个军中去的,但因入朝太匆忙,才未能裁编。至到二次战役后大休整,9兵团才有时间裁掉这3个师。

虽然20、26、27一共12个师,而38、39、40、42一共也是12个师,但前者总和为15万,后者总和却是20万。每军兵力同为5万,并非辖4个师的军,比辖3个师的军,兵力多百分之三十三。

事实上38、39、40、42在解放战争后期,也是辖4个师,但后来裁成了3个,而这并不意味着兵力的减少。

据《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若干问题研究》记载,入朝时兵力,

38军,4.4521万人,

39军:5.2946万人,

40军:4.8357万人,

42军:5.3219万人,

66军:4.1246万人,

50军:3.6688万人,

(注:4.4521+5.2946+4.8357+5.3219+4.1246+3.6688=27.6977万人)

(另外,《抗美援朝战争史》所列的1950年7月8日统计的边防军各军兵力,比上述所列各军入朝兵力为多,38军:49015人,39军57907人,40军50916人,42军47857人。这可能是因为部队入朝时,将一些老弱病残留在了后方)

第9兵团:

20军:5.0569万人,

26军:4.8894万人,

27军:5.0501万人,

(注:5.0569+4.8894+5.0501=14.9964万人。)

由上可知,西线6个军的兵力是27.6977万,东线3个军的兵力是14.9964万,前者是后者的1.85倍。

另外,还有炮兵第1、2、8师、高射炮部队、工兵部队等,约5万人。加上6个军27万余人,这样一次战役时,志愿军总兵力为32万人。一次战役,我军伤亡1.0721万人(国内资料提供的数字)。

这样看来,二次战役时,我军总兵力应该是“32万-1万伤亡+9兵团的15万=46万人”。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史》中也提到:“在这期间,志愿军从开始时的四个军增至九个军,加上炮兵、工程兵、铁道兵和其他部队,总兵力达到45万多人。”

我所统计出的“46万”,与这本《后勤史》所述的“45万多人”,误差不大。

但我们的很多书上却说什么“二次战役时东线15万,西线23万,合计38万”,这就有些奇怪了。我甚至怀疑,那些书本,是不是这么算出来的:东线12个师15万,以此标准计算西线18个师的兵力,则为:15除以12,再乘18,得22.5万,四舍五入为23万。

显然,这种算法,是纯粹瞎胡闹。但这种瞎胡闹,居然会与我们很多书上“二次战役时东线15万,西线23万,合计38万”的说法,完全一致,不能不令人深思。

六、东西线美军战斗力的比较。

从人民军6月25日发动朝鲜战争,到9 月15日仁川登陆,这是美军连打败仗的时期。美军投入的部队,先后有:美24师、美25师、骑1师、美2师、第1暂编陆战旅(由第5陆战旅和第33航空队编成,是陆1师部队的一部分),由第8集团军指挥官沃克统一指挥。最后被人民军困在釜山,遭受了一定损失。

总统处理危机的专家哈里曼曾于8月9日,向杜鲁门建议,撤掉沃克,麦克阿瑟也对沃克不满。但不知为什么,此案未通过。二次战役后的12月23日,沃克乘坐的吉普车与韩国人的卡车相撞,沃克当场送命,也就不用撤了,哈里曼属意的人选李奇微顺理成章地接任。

第8集团军最强的部队,据美国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雷回忆,是陆1师的那支分队。他在回忆录中说,“麦克阿瑟命令沃克的一支战斗力最强最可靠的部队─第5陆战旅撤出釜山防线,编入仁川登陆部队”。

仁川登陆部队,先后有:陆1师(第5陆战旅归还陆1师建制)、美7师。这些部队组成了美10军,由阿尔蒙德指挥。阿尔蒙德原来是麦克阿瑟的参谋长,是麦克阿瑟的亲信,但在仁川登陆战以前,没有独当一面的军级部队作战经历,和刘亚楼相似。他的这个军长职位,是麦克阿瑟推荐的。

仁川登陆时,留在日本的部队是:美3师(登陆前,留在日本的是战略预备队美7师)

二次战役中,西线四野部队的对手,即第8集团军,是人民军的手下败将;东线三野部队的对手,是第10军,是仁川登陆的部队,是胜利之师。

就建制来说,也以美10军较为充实,美10军3个师,总兵力是6.3万人,其中陆1师、美7师均为2.5万左右,只有美3师是1万多人;而第8集团军4个师,兵力仅为6.32万人,各师均只有1万多人。加上空降187团即为6.82万人。

大致说来:

陆1师是一流部队,建制充实;

骑兵1师是二流部队,建制不充实;

美2师是三流部队,建制不充实;

美3、7、24、25师是四流部队。除7外,建制均不充实。

美24、25师参战较早,损失也最大,战力较差,其中24师师长迪安被人民军活捉,后由丘奇继任。

美3师是一支刚组建的部队,战斗力不强。美3、7师虽然没有经历过仁川登陆前的美军大溃败,但却调出一些部队,来加强第8集团军这帮屡败之师。

美7师在加入仁川登陆战之前,鉴于兵力不足,于是补入8600名韩国人,使其兵力达到了2.5万。

不过,只因为部队中有8600名韩国人,我就将美7师列为四流部队,这种看法可能是错误的。原因是美7师一直是麦克阿瑟在日本的战略预备队,承担抵抗苏联侵略、保卫日本的重任,这就是为什么第8集团军在釜山被困时,麦克阿瑟宁肯从美国本土调来美2师,也不愿使用近在咫尺的美7师(这也可以解释麦克阿瑟为什么一支鼓吹让二战的战败国日本重新拥有军队,实际上想减轻美军在远东的负担,加强抵抗苏联红军的实力)。很难想象,战略预备队会是一支垃圾部队。哪怕它调出了一些部队,即如辽沈战役中的总预备队38军,不会因为调出一个114师,驻防黑山,再(假设)调入某支独立师,归其指挥,就会变成四野当时的12个军中,倒数第一的部队。同样,志愿军第 9兵团也没有因为每军调入一个战斗力很差的非主力师,就变成弱旅。

二次战役中美军损失情况,

据麦克阿瑟回忆:在整个鸭绿江战役中,我们的损失比较地说是轻的。第8集团军中伤亡和失踪的人数合计为7337人,而第10军团则为5638人。这个数字约为在硫黄岛的伤亡人数的一半,少于冲绳岛伤亡人数的五分之一,甚至比突角战役的损失还要小。

麦克阿瑟嘴里的“整个鸭绿江战役”,应为一、二次战役之和,在关于陆1师伤亡的资料中,我们同样发现美国资料的这个特点:将我国战史里的一、二次战役一并统计。

“鸭绿江战役”,不包括三次战役这是肯定的,因为当时已经打到三八线,远离鸭绿江了。不过,麦克阿瑟作为在朝联合国军总司令,败仗是他亲自指挥的,我们也不敢保证,他的回忆完全属实。

据布雷德利回忆:

柯林斯于12月4日抵达东京,同麦克阿瑟磋商后接着飞往朝鲜。他会见了沃克和阿尔蒙德。他发现,虽然军事形势“依然很严重,但已不再很危急了”。第8集团军和第10军在集结和撤退上“不会出现严重的麻烦”。除了韩国部队外,在第8集团军中只有美2师遭受“沉重打击”,该师迅速重振旗鼓。另外三个美军师(24、25和第1骑兵师)“状况良好”。在第10军中,陆战师在撤退时遭受一些伤亡,但美军第3、7师也处于良好状况。

也就是说,东线美军以一流部队陆1师损失最大,西线美军以三流部队美2师损失最大。

按照《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的记载:从10月26日至12月15日,陆战1师的战斗伤亡总数为4418人─604人在战斗中阵亡,114人死于战伤, 192人在战斗中失踪,3508人在作战中负伤。另外还有7313名非战斗减员,大部分属轻度冻伤或消化不良,很快就都归队了。此外,陆战队还有8名飞行员被击毙,4人失踪,3人负伤。

根据日期来看,这里所报的陆1师伤亡,是我国战史里的一次战役与二次战役之和。一次战役和陆1师打过仗的是42军124、126师,欠125师。一次战役陆1师的战斗、非战斗减员,估计在 500人左右。尤其是一次战役中陆1师是进攻方,不是大溃退,当时雪也没下,以美军良好的后勤供应条件而论,除非大溃退,否则单纯的寒冷天气,不可能出现严重非战斗减员(冻伤、消化道疾病)的情况。

因此,陆1师在二次战役中的真正减员数字,应该是“4418战斗减员+7313非战斗减员-500一次战役中减员=11231”,占陆1师兵力(约2.5万)的45%。

据《日本人眼里的朝鲜战争》记载:

(42军124师)该师并不是地道共产党部队,训练素质也不高,加上战场是不毛的山地,补给极端困难,经常断粮,而且遭到难以想象的轰炸和炮击,受到毁灭性打击,以致不能在下次攻势中使用。因此,逃兵和俘虏都远远多于其他战线。

在历时7天的水洞-真兴里地区的战斗中,第7陆战团受到的损失是:战死46人,负伤262人,失踪6人。而中国第124师所受的损失,据计算为7000人。后来抓到的俘虏供认:“8日,第124师的现有人员已不超过3000人。”因此,第124师没有参加下一次攻势。

陆战师在11月10日以前共抓到58名俘虏,其中54名属于124师,在保后庄抓到的4名属于126师,这件事实意味着126师已接替124师站到了第一线,也显示了中国军队军级规模的部队已参加的征兆。史密斯师长很重视这个情况。但是,军司令部却抢着先入为主的观点。因此,军督促师加紧前进,而陆战师则明显地放慢了向长津湖前进的速度。

七、9兵团作战中,在指挥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1950年11月12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美军陆战第1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我军以4个师围歼其两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一个至两个师作预备队。9兵团的26军应靠近前线,作战准备必须充分,战役指挥必须是精心组织的,请不断指导宋陶完成任务。”

应该说,宋时轮确实犯了一个错误,他在柳潭里投入4个师,围歼陆1师5、7两个团,结果柳潭里没拿下来。兵力投入不足,低估陆1师的强大战斗力,确实是宋时轮、陶勇的一个失误。至于彭德怀对9兵团的“不断指导”,则未见史书记载。

作为第二梯队,26军在二次战役中歼敌2000余人,一梯队27军歼5000余人,一梯队20军歼6000余人,合计歼13916人(这是我们自己的资料,与美方资料存在一定出入)。

事实上,身为第二梯队,歼敌数不见得特别少,以济南战役中的第二梯队31军论,歼敌数列第三名,1.5万人。(第一名是27军,歼2.8万;第二名是28军,歼1.7万)。

不过,美军的快速机动能力,显然不是困在济南城一动不动的王耀武所能比肩。26军在二次战役中,没少跑冤枉路,但却使不上劲,主要原因是20、27军先打响战斗、尔后美军动用其超强的机动能力快速后撤。

也许让26军担任二梯队,根本就是错的,如能与20、27军同时参与围歼,形成对陆1师的绝对优势兵力就好了。

至于9兵团匆匆入朝,准备不足,使得冻伤、饿死严重,则是源自彭德怀的电报(但因这件事不光彩,因此《彭德怀军事文选》没有收录二次战役前,彭德怀关于9兵团的任何电报),而毛主席接受了彭德怀的建议。原定9兵团先在东北整顿,补足物资再入朝,后来改成不用整顿,直接入朝,待入朝后一并补足。彭德怀最大的失误是忽视了在朝鲜境内补充物资的困难,尽管他经历了一次战役,对这一点本该有一定的认识,但他忽视了。

美军担心轰炸中国领土,会引起中美战争的扩大化,因此不愿派空军袭击志愿军后勤基地如安东、辑安、临江等,甚至在云山战役歼灭美军骑1师一部后的11月6日,麦克阿瑟命他的空军轰炸鸭绿江大桥,杜鲁门、艾奇逊得知后,立即指示撤销轰炸,国防部长马歇尔致电麦克阿瑟:“凡离满州边境五英里之内的目标一律延缓轰炸”。在麦克阿瑟表示了强烈抗议后,这才改成只轰炸“鸭绿江桥梁的朝鲜一端”。但因只轰炸朝鲜一端的限制,也使得针对鸭绿江大桥的轰炸极不彻底。

美军的绥靖主义立场,使得9兵团如在东北境内(哪怕是靠近鸭绿江)补充,很容易,不用怕美军飞机搔扰,而一旦过了江,显然是另一回事,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使得补充极为困难。

据9 兵团政治部主任谢有法回忆(系SPK披自《谢有法将军文辑》,对他那存在主义者的立场俺看不惯,但他的水平俺是佩服的),宋时轮鉴于9兵团补充不完备,曾向沈阳的国家副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请示,借用他的电话机,直接跟毛主席通话,请求主席改变让9兵团立即入朝的命令,待补充完毕再入朝,遭到高岗的拒绝。而战后,宋时轮作出深刻检讨,为9兵团的严重冻伤承担了责任,“这次作战打得很不好,不仅未能全歼美陆1师及第7师,反遭巨大减员,严重缩小战力……此次未能彻底完成上级给予任务,应由职负主要责任”。把责任全推到宋时轮身上,未必公平。

八、二次战役中,东、西线敌我兵力编制:

西线:

敌军兵力:

第8集团军:

下辖:

⑴、美第1军:英27旅、伪1师,另美24师(二梯队)

⑵、美第9军:美2师、美25师,另土耳其旅(二梯队)、美骑兵1师(二梯队)

⑶伪第2军团:伪7师、伪8师,另伪6师(二梯队)

⑷预备队:英29旅、美空降兵187团

我军兵力:

⑴、志愿军第13兵团:38、39、40、42、50、66军

⑵、人民军第2、5军团

东线:

敌军兵力:

⑴、美第10军:美陆战1师、美3师、美7师

⑵、伪第1军团:伪3师、伪首都师

我军兵力:

⑴、志愿军第9兵团:20、26、27军

⑵、人民军第3军团

二次战役中,敌军在东、西线,包括联合国军、李伪军在内的总兵力数字,存在疑问。一般的书上,是说东线敌军9万,西线敌军13万。

不过,据阿尔蒙德战报称,二次战役末期敌军自兴南(咸兴)港逃窜时,兵力是10.5万人,另外,敌军自下碣隅里坐飞机转运后方的伤兵,是4537人,陆1师还把137具尸体装上飞机。

“10.5万士兵上船+4537伤员空运+137具尸体空运+阵亡失踪等未上船或空运走者”,这样算来,敌军在二次战役中,在东线的兵力,应该是超过11万人,与我们的书上所报“东线9万敌军”兵力不符。难道是书上说“东线敌军9万”搞错了?

不会的!东线美军3个师,兵力也许与彭德怀所报6.3万人有误差,但误差不会很大。至于伪3师、伪首都师,2.4万,加上传说中的波多黎各团,兵力至多9万。绝不可能到11万。

这样,就令人怀疑另一种可能:由兴南港海上撤退的部队,和下碣隅里坐飞机撤走的伤员,并非全部为东线部队,有一部分西线部队在撤退过程中,转移到了东线,并和东线部队一起撤退。

而《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美,约瑟夫·格登着)一书,印证了我们的猜测,里面提到了美2师士兵的丑事。按说美2师在二次战役中在西线打仗,怎么位于东线的下碣隅里机场,居然出现了美2师士兵的身影?

美2 师是和西线四野13兵团作战落败,陆战1师是和东线三野9兵团作战落败。而战史沙龙的很多网友是四野迷,为了吹四野战斗力的强劲,自然就要吹其对手:美2 师的强大。而9兵团对手即陆战1师的战斗力,要贬低难度较大,因为基本上所有的资料都显示陆战1师是美军最精锐的部队。既然陆战1师贬不得,那么就要拼命鼓吹13兵团的对手即美2师了,因此四野迷们,竭力否认下碣隅里存在美2师士兵,并宣布这是一本垃圾书。

下面,是该书引起网友争议的段落:

12 月2日,美2师的头一批伤亡人员开始源源涌来。史密斯(陆战1师师长)甚至更看不起美国陆军。他说,很多没有受伤的士兵为了登上后撤的飞机都假装受了重伤。“他们走到跑道上,裹着一条毯子,倒在担架上呻吟。看护兵就过来把他们抬上飞机。”陆战1师的军医尤金·赫林上尉提醒史密斯注意美2师中大量装病开小差的人。

12月2日上午,他的医院里有450人,当天由空运撤走了914人,但天黑时还有260人卧床。赫林认为,“有为数众多的没有受伤的士兵”得以登上飞机。陆战队加强了登机检查。

美2师的这些部队使史密斯感到厌烦。他们丢弃了武器,在下碣隅里的行为令人耻笑。“他们不打算支帐篷─他们认为应该由我们照顾他们,给他们吃的,给他们支帐篷。我们纠正了他们的那种想法。”

附注:

三野迷关注重点是解放战争,对朝鲜战争关注得少。这也使得在二次战役问题上,四野迷数量过于庞大,处于垄断地位,打乱了“全面、公正地反映历史所必需的不同倾向派别力量平衡的原则”,从而使得关于二次战役的一些错误看法甚嚣尘上。比如东西线美军兵力,很多人误以为西线美军兵力远多于东线,实际上不算预备队 187团,西线美军兵力仅比东线多二百人。再如知道美7师里面有韩国兵的多,而知道美7师实力比陆1师以外的各美国师都要充实的就少了。这类片面认识,都是垄断产生的恶果。

对此,如果三野迷多关注一下这方面的资料,从而打破这种垄断,有助于恢复平衡,这对“全面、公正地反映历史”,是有帮助的。

SPK 的这个帖是对我的“谬论”的反驳帖,写得很经典,唯一的不足之处是,对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过程中的失误讲得少,仅仅点了60师和宋时轮的名,但也没深入讲下去。这种风格,有点类似于教科书上对西路军覆没的描写,什么弹尽粮绝啊,孤军深入啊,可就是不讲人的主观失误。

其实,东北军区搞的检讨,倒真的是讲到了人的主观失误,但因为没有指名道姓,因此我们后人就要被迫“猜”一下了。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