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岂有此理的禁止瓜车进城的政策

夏日炎炎,正是中国各大城市的西瓜消费旺季。但是郑州、南京等大城市的政府陆续发出禁止农民的瓜车进城的通知。要求农民将丰收的西瓜在地头就近销售,批发给城市的超级市场和商业批发部门。有读者在南京出版的《信息时报》上发表评论,控诉这一政策“随随便便地阉割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和用卖瓜收入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希冀”。其实,郑州和南京市政府并不是这一政策的始作俑者。早在一九九八年,北京市政府就已经开始实行了这禁令。看来,这一禁令会迅速的蔓延到其他大城市。

禁止瓜车进城的城市的政府对这一政策作出的解释,一是瓜车进城,有碍城市观瞻和卫生,不符合建设文明城市的要求;二是瓜车进城,与其他快速机动车共同使用城市道路,使得本来已经十分紧张的城市道路更加堵塞;三是瓜车进城的禁令可以促进西瓜销售网络的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第四种解释更为奇特,据说禁止瓜车进城,可以将瓜农从零售环节解放出来,从而专心致志的从事西瓜的种植和改良。

在笔者看来,这些解释都有意强调了问题的一面而忽略了问题的另一面。不错,禁止瓜车进城,城市的卫生和交通状况都会出现改观,但是取得这些效果的成本却很高,而且成本分摊的方式很不公正。道路拥挤是所有的车辆共同使用道路造成的,不应该让瓜车来承担所有的责任。为什么不去禁止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官府的小轿车和富裕阶层的私人小轿车,而偏偏要与自古有之的进城的瓜车过不去呢?这种明显的偏袒权势集团和富人们的政策不是典型的社会不公又是什么?

禁止瓜车进城的代价是什么呢?一是瓜农的收入顿减。河南省中牟县大洪村的瓜农林军用自家的亲身经历算了一笔账:“一样多的瓜,去年我拉到市内卖,卖了两万两千元,今年才卖了一万一千七百元,损失快一半了。”据有心的瓜农盘算,按目前的差价算,每个瓜农每公斤西瓜少收入四角钱,按每个瓜农至少售出五吨瓜算,每家共减少收入两千元。这个损失大大高于农业退税给农民们带来的收入。瓜农们的收入损失并没有使城市里的西瓜降价,而大都变成了超级市场和西瓜批发环节的利润。很明显,这一政策又是一个杀贫济富的政策。

受到损失的不仅仅是瓜农,还有城市里的西瓜消费者。过去瓜农进城卖瓜,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服务到家。不少瓜农将消费者挑选好了的西瓜一麻袋一麻袋地背到居民的家里。这些便民措施,尤其是给那些年老体弱的消费者带来了方便。禁止瓜车进城,当然不会影响那些有权有钱的人家的西瓜消费,他们自有人将优良品种免费送到家中。但是一般居民要买西瓜,却必须到离家里较远的超级市场或者西瓜销售点。不仅价格更高,而且那些年老体弱者要将几公斤重的西瓜搬回家中也并非易事。显然,那种通过禁止瓜车进程而建立起来的所谓的西瓜销售网络及不是瓜农所需要的,也不是西瓜消费者们所需要的。

大量的本来并不富裕的瓜农和普通的城市的西瓜消费者受到了损失,他们却对这一纸禁令无可奈何。禁止瓜车进城的政策再一次凸现了中国各级政府决策过程的不合理。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的政策,如果不进过充分的讨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出台的。在政策讨论的过程中,一项政策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都能在辩论中得到充分的说明,各个方面的意见都能够得到表达。那种几个人关起门来决定数以百万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的情况是不可思议的。缺乏民主的决策机制,不仅仅是这一次禁止瓜车进城的政策得以产生的条件,而且也是中国无数损害普通民众利益的政策得以出台的制度性根源。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本文留言

作者作者:胡少江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