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人同忆高考:那一年 我参加了高考

今又高考,记者特意采访了几位不同年龄层次的高考经历者,听他们倾吐心中难忘的高考情结,所感所悟,也许能给您带来共鸣和思考。

  上世纪50年代,老林──一巴掌打出的高考生

老林是1958年参加高考的,高考对老林来说,已是47年前的记忆。但是,当记者提起

高考的话题时,老林还是如潮水般地打开了话匣──由于那个年代太特殊,记忆也太深刻,至今记得最清楚的是爷爷在高考前给自己的一巴掌。

老林的老家在江苏涟水,他3岁时,参加革命的父亲就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了。4岁时,老林的母亲由于家境实在太困难而改嫁了。从此,老林就和爷爷奶奶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老林的爷爷曾经读过几年私塾,坚决要求老林读书,一直到老林到县城上高中,爷爷都坚持把家中最好的粮食留给老林。到高三时,老林的爷爷奶奶年龄也大了,家里的劳动也无法承担,家境愈发贫困。一次爷爷到学校看老林,还带去了家里仅有的半袋胡萝卜,老林当时就有了一个念头,想退学回家帮忙让爷爷奶奶少受点罪。正好那个星期,学校组织学生劳动锻炼,那个年代正好是“大跃进”大炼钢铁时期,看到风箱拉出的风呼呼地吹,火苗烧得红红的,老林坚定了决心,退学回家劳动。那个星期天,老林回家,午饭时,老林放下碗筷,对爷爷说:“书我不想念了,回家劳动,日子也能过好点。”话音未落,爷爷就一个巴掌打过来:“家里再穷,也要供你把书念完,你一定要考上大学”。老林回校后,再也不敢想回家劳动的事情,那一年高考,老林拿到了南京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老林感慨地对记者说,多少年过去了,但始终难忘爷爷深沉的爱。

上世纪60年代,老孙──考场上最担心500只鸭子

提起41年前的高考,快退休的警察老孙能回忆起来的就两件事:考前母亲送来的10个熟鸡蛋和在考场上为家中的500只鸭子着急上火。

“我那时候高考,家人和自己基本上没有感觉,社会也没有这么重视。”1964年的初夏,时任学校学生会主席、班长的老孙即将参加高考,优异的成绩让他不用为能不能上大学而发愁,唯一让他发愁的就是去学校的路费。为了筹集去学校的路费,在高考前半个月他特地请假回家了半天。“我要养鸭子赚上学的路费,考试前让妈妈先替我照看半个月,考完试我就自己回来养。”父母没有反对他的决定,母亲替他从炕坊赊来了500只刚刚孵出来的小鸭子。解决了路费问题,老孙连夜回到了学校,拿起了书本。转眼就要高考了,在考试前一天的中午,母亲来到了距离老家100多公里的学校,把正在球场打篮球的老孙叫了下来,从随身的包裹里掏出10个鸡蛋,说了一句“考完试就回家,鸭子圈在家里不上膘!”之后,便回家了。1964年整个中国刚刚度过困难时期,10个鸡蛋差不多是普通家庭一个月的营养。在吃完10个鸡蛋后,打着饱嗝的老孙走进了考场。他说,“1964年的高考试题难度怎么样,已经记不起来了,不过我基本上是考完一门忘记一门,在考最后一门的时候我突然惦记起家中的500只鸭子来。”高考一结束,他就回家专心伺候鸭子了。半个月后,高考成绩公布,他的成绩全市第三名,8 月28日一大早,他正带着鸭子在河边散步,村上的通讯员给他送来了南京中医学院的录取通知单。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