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消灭寡头阶层 豪赌政治的尤科斯大亨(组图)

2003年7月曾经意气风发的俄罗斯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从总检察院离开。几个月后他被控多项罪名遭逮捕

引子




寡头末路

“几乎所有的政治家都有自己的身价,他们差不多都被我收买了。”  ---别列佐夫斯基

“你就是帮助我上台的人,你还有什么话可说……要把寡头作为一个阶层消灭掉。”---俄总统普京

俄罗斯金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曾夸口说,几乎所有的政治家都被他收买了,然而寡头们的赌注还是押错了。2000年普京上台后,第一个遭驱逐的寡头就是别列佐夫斯基。

在普京和别列佐夫斯基的最后一次会面中,普京直言,“你就是帮助我上台的人,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别列佐夫斯基无言以对。

当尤科斯和其他国有资产落入到像霍多尔科夫斯基和别列佐夫斯基这样的投机者手中后,许多普通的俄罗斯人却在为温饱问题而发愁。苏联解体后工资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崩溃使他们无所适从,叶利钦政府推行的私有化被他们认为是寡头和权贵们联合起来掠夺公有财产的一场“合法的抢劫运动”。

5月31日,持续11个月之久的尤科斯案终于正式审判,传奇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被判9年监禁。克里姆林宫的主人最终赢得了对寡头战役的标志性胜利

失意的俄罗斯人在2000年将普京推上了总统宝座。作为一名前克格勃的官员,普京看起来和那些整天叫嚷着“民主和自由化”的政客们不同,他非常清楚寡头在民众当中不受欢迎的程度,他执政后对寡头动刀的决心也众所周知。在施政演说中,普京发誓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并坚定地表示,政府惩治金融寡头的行动,“今后再也不会回头!”

普京决心打击寡头,“把寡头作为一个阶层消灭掉”的宣言是导致他和霍多尔科夫斯基这场历史性较量的最直接原因。据说普京2000年上台后曾和寡头们达成一个不成文协定,亿万富翁们可以保留他们在叶利钦时代获得的一切,但此后不能再干涉政治并且必须合法纳税。

交锋

霍氏豪赌引火烧身

看着寡头盟友一个个倒下,俄罗斯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掷下自己一生最大的赌注---挑战普京政权。而克里姆林宫也觊觎尤科斯几百亿资产已久,一场大战注定爆发。正如一位社会学家所言,“这是一场前苏联官僚权贵阶层同转轨时期崛起的新资本家的斗争。”

随着别列佐夫斯基和古辛斯基这些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寡头盟友们先后遭打击并被迫流亡国外,作为俄罗斯首富的霍多尔科夫斯基越来越为自己感到不安,他做出了一个也许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知难而上,反过来挑战普京政权。

2003年,在政府陷入贪污丑闻后,霍多尔科夫斯基在媒体上挑起了他和普京的第一次公开斗争。同年,政府开征的新燃料税为这位俄罗斯石油大亨组织的反普京运动加上了经济砝码。霍多尔科夫斯基也不再隐瞒他对反对党的支持。他公开宣称,“从意识形态上来说,我更接近亚博卢集团和右翼势力联盟,我会继续为它们提供资金。”

是年9月,霍多尔科夫斯基获得了出版知名的《莫斯科新闻时报》的权利,他开始重用许多原来为古辛斯基媒体帝国工作的著名记者和反普京人士。莫斯科传言,寡头们在商议一个改变俄罗斯政治体系的秘密计划,霍多尔科夫斯基则要和普京争夺下一届总统的位子。

分析家们普遍认为,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政治抱负成为惹怒克里姆林宫的直接原因。俄罗斯以研究精英人物闻名的社会学家克雷斯诺夫斯卡娅指出,霍多尔科夫斯基和普京之间的斗争,实际上代表了包括克格勃在内的前苏联官僚权贵阶层同转轨时期崛起的新资本家和自由主义政治力量的斗争。

斗争的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尤科斯几百亿的资产早就成为克里姆林宫内部一些利益集团眼红的对象。俄罗斯天然气(“俄气”)公司的一位高层人士曾私下向《生意人报》透露,普京一直希望建立一个囊括天然气和石油产业的国营能源生产公司,以抗衡那些国际能源巨头。去年9月,普京公开表示支持“俄气”以 70亿美元购入罗斯石油的计划,但这一计划遭到了克里姆林宫内部另一集团的坚决反对,从而重创普京的方案。克里姆林宫因而改变主意,决定以罗斯石油收购尤科斯,建立石油行业一个新的龙头。这一说法在后来尤科斯的核心资产“尤甘斯科”被拍卖后获得了证实。拍卖结束后不久,罗斯石油公司就以全部股份收购了拍卖中的胜利者“贝加尔财团”,而罗斯石油公司的新任董事会主席正是普京的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谢钦。

事实上还存在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因为霍氏在商业活动上表现出了过高的积极性。霍氏计划修建一条通往中国的私营输油管道,从而打破政府在能源运输领域的垄断地位。让克里姆林宫感到更加担心的是,尤科斯已开始和美国能源巨头商谈合资事宜,尽管外国资本的入股比例还不能确定,但克里姆林宫已经感到了国家在能源领域的控制权日渐衰微。莫斯科终于要下手了。

《杂瓤扑沟恼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