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时报:热钱涌入 亚洲金融风暴前兆?

(自由时报卢永山特译)由于预期人民币即将升值,最近几年,热钱大举涌入亚洲,分析师认为,目前的光景像极了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夕。
Intelligence Capital of GAM London Ltd.董事长波萨德就说:“热钱大举涌入亚洲,不禁让人想起1990年代中期,有趣的是,亚洲各国不知道要如何处理这些热钱。”这个观点很重要,最近却没有多少人加以关注。

热钱涌入亚洲的现象,也许可以检视在经历过1997至1998年的金融危机后,亚洲在修复经济上进步了多少,或者还有多大的进步空间。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吸引了庞大的资金涌入亚洲,中国和香港首当其冲,马来西亚、南韩、新加坡和台湾等亚洲市场也深受这波突然涌入的投机性资金影响。

5月中旬,香港修订联系汇率制度,藉此打击投机客,勿把香港当作特洛依木马,来押注人民币升值。

然而,如果这些资金突然出走,可能对亚洲市场造成致命一击,如果投资人认为亚洲金融体系仍潜藏了1990年中期所见的弱点,这种打击更为严重。

热钱突然出走可能有几个原因。其一是,中国仅让人民币微幅升值,导致市场认为下波升值无望。其二是,中国不让人民币升值,使希望从中套利的投资人失望而退。

其他的风险也可能吓跑热钱,包括大型对冲基金出现亏损的传闻;各国央行可能跟随美国联准会升息,导致全球债信市场更不稳定;以及美国的经常帐赤字和预算赤字持续创新高,进一步拖累美元。

万一出现上述情况,投资人很有可能舍弃亚洲资产,转进先进国家。

若亚洲股市是由流入的投机性资金所支撑,一旦资金撤出,这个地区的金融市场将更不稳定。

伦敦Lombard Street Research Ltd.主管卓依雷瓦就说:“这种短期的投资,就长期来看,不是个好兆头。”

不过,亚洲重蹈1997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自危机爆发之后,亚洲各国已加强金融体系,降低外债,改善透明度,央行扮演的角色更为独立。

亚洲各国也累积了庞大的外汇存底,以备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波动。然而,亚洲避免过度仰赖出口的努力,成效依然有限。

亚洲经济成长依旧仰赖美国,或者渐渐仰赖中国,亚洲各国在提高国内需求成长的作为还不太足够,一旦这些大型经济体出现成长减缓,亚洲各国就会蒙受其害。

在此同时,亚洲市场缺乏长期性的投资,目前流入的资金多半是押注人民币可能升值而来。

另外,短期内若股市上涨,债市下跌,亚洲各国进行改革的意愿也降低。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对亚洲市场形成一些副作用。

撇开股市上涨不提,投机客认为,人民币一旦升值,香港和马来西亚实施的固定汇率制不久后会跟着解除;另外,,南韩央行就深知,设法维持韩元稳定,不让韩元升值,将是徒劳无功。

今天以后,中国如果出现任何惊人之举,都可能会让资金流出亚洲,届时,亚洲各国可能会懊悔没有进行结构重整,改善过度仰赖出口的经济,或者懊悔自己利用弱势的货币来提高经济成长。

当然,中国可能按兵不动,不让人民币升值,因为迹象显示,中国经济有降温趋势,北京高层可能不会采取人民币升值的行动,来损害其出口产业。

而中国的按兵不动,也可能导致资金流出亚洲。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