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皇帝磨镜?

我们常人一般认为皇帝是最风光的,因为他贵为天子,既然是上天的骄子,那自然是下人无法监督,可以为所欲为的,这就是做皇帝最受刺激的地方,同时,这也是皇帝最大的悲哀,因为没人管,就得自己管自己,聪明人都知道天底下,最困难的事就是自己管好自己。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的传统讲求人要修身齐家平国而治天下。要求人要弘扬“慎独”精神,“慎独”是什么?就是要时时刻刻自省,天天日日如履薄冰,按照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要“自律”。
在中国历史上要数唐太宗李世民比较聪明。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唐太宗认为,“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之所以成为一代明君,我认为这与他率先引进“他律”机制来约束自己,还是不无关系的。
镜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东西。早上起来,要藉由镜子来整理仪容。外出时,要藉由镜子来打理自己,修饰自己。同时,镜子也反映出人间所有的是非善恶、历史中的悲欢离合、以及在我们印象中最美好的回忆。镜子看透所有的一切,不管是好是坏,是悲是喜,它都默默的承受了。
镜子的功用非常多,它可使爱漂亮的小姐看到自己美丽的容貌:富有造型的秀发,漂亮的脸蛋以及色彩鲜艳的新衣裳。也可以协助完美主义者将一切不好的,他不满意的地方都剔除,去芜存菁,留下他所喜爱的。但是,人们可能常常容易忽略了一点。当我们照镜子时,镜子是不是也把一切反映给我们的都吸收起来。从古至今,镜子经历了多少大大小小的场面:失败、成功、悲泣、欣喜、自私、壮烈成仁。我们可以试着想想自己是一面镜子,看看古人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再省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吸收优点,改进缺点。能够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好学生,日后才能成为一个知书达礼的好公民!
  镜子,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兴亡的历程。国家为何会兴盛,是因为君主有一颗像镜子般纯洁的心,可以接受大臣的规谏,可以体谅人民的抱怨。同时人民也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不斤斤计较 ,不贪小便宜,不自私自利,不记恨。这就是一个国家之所以会兴盛的原因。国家为何会衰亡。那是因为君主的心被污染了,像是纯洁的镜面碎裂了一样,整日沉迷酒色,不管政事,你说这样的国家能不衰亡吗?还有,人民那有如冰块般圣洁的心灵失去了光泽,他们整天打打杀杀,不务正业,不愿付出就想得到代价,你说,社会怎能进步呢?
  镜子,真是人类费劲心思所创造出的完美物体,我们不但能藉由镜子使自己的仪容更加完美,同时更可以藉由镜子探讨人生的哲学、生存的意义、道德与价值观,甚至可以追溯到历史上国家兴亡的原因。我们要谨记镜子带给我们的启示,好好做人,不要辜负众人对我们的期望,虚心肯求上进,我们要学习镜子不被一切虚伪不实的事物给蒙骗。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活出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我们知道很早的时候,水就是人们的镜子,光滑的石头也曾被人用作镜子。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把青铜磨平,就做成了青铜镜,在没有玻璃镜以前,人们一直用青铜镜。16世纪时,威尼斯人最先造出了玻璃镜。将锡箔贴在玻璃面上,倒上水银,锡被水银溶解就能紧紧地粘在玻璃上了,有了这涂层,镜子就能反射光线了,这便是玻璃镜。1835年,德国的李比西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后来还出现了背面镀铝的镜子,现在镜子的种类越来越多了,用处也越来越大了。
同时不要忘记,我们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著名的,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远销国外。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这里所说的镜,便是指青铜镜说的。在唐朝那时街头巷尾,常有叫喊“磨镜呀!”“磨镜呀!”的工匠挑着担子专门用磨石替人家磨青铜镜子。我们认为要检点自己的颜容,还是用我们传统的青铜镜为好,毕竟脸是咱中国人自己的脸,关键是要好好的选择“磨镜”的工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