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收提案千余件 矛头直指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

今年“会”前夕,共收到提案一千三百四十四件,矛头主要集中在政治腐败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上。

据3月份争鸣杂志报导,到二月中旬,大会共收到提案一千三百四十四件,经归类,其中七百六十多件属于批评现行政策措施,建议改革政治体制的有近七十件是人大代表联署,点名道姓弹劾省部一级高官的。被点名的国家机关,有三百一十多个;被点名的厅级高干近二百名、省部级高干四十一名。

一千三百多件议案,主要集中在以下八大问题 。

一、指控政治体制改革停滞不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扰、阻力。

二、批评党政机关、国家事业系统、国企领导层腐败。
该类提案指出:十六年反腐败斗争工作,还不能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何在?至今中央还没有较完整的整治腐败的规划和目标。还有提案质询:有─种理论说: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从计化经济改革为市场经济,必然要经过长时期的腐败蔓延期。这一论调的科学依据何在?

三、指出社会贫富二极分化已经镖在社会上形成以高、中级干部及其家为主体的特权阶层。
该类提案指出社会贫富悬殊的四大差别为:直辖市、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华东、中南、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差别,失业及低收入阶层和管理、专业阶层的差别;广大工农和党政公务员的差别。

有的提案指出:政府维持社会政治稳定而给干部以优厚待遇,违背了执政为民的宗旨。

四、许多提案指出:有关民主和法制建设,在历届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很笼统、简单,列为次要问题一笔带过,究竟是什么原因?

五、有些提案指出:已经建立的监督、监察和社会舆论机制,基本上都不能按法、依程序启动,而是受到长官意志操控,形同虚设。提出这个问题的,有二名民主党派的人大副委员长、七名人大常委。

六、有不少提案指出,现在社会风气、道德、文化的堕落,严重危害社会精神健康发展,摧毁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并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有七十多名大学校长、科学家、教授、社会工作者,向大会发出呼吁:拯救中华民族文化、道德、风尚,拯救下一代。

七、关于社会治安。
该提案指出:社会大多数人感到个人人身安全、财物安全受到威胁,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安全事故的高发率形成社会恐慌,对现行制度产生了质疑和抗拒性。

八、关于工人、农民的政治、经济、教育权利和社会地位的问题。
该类提案指出:自建国以来,工人、农民始终在政治、经济、教育权利和社会地位上,都处于最底层。长期以来,工人、农民都是制造产品的工具,以往还是被政治运动操控的工具。据知,有关这方面的提案,已被地方党组劝阻“撤回”,有的还被人大党组以“不符议题”为由而退还了。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