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星期五,“大费城亚洲文化中心”提供的三辆免费巴士载满了来自费城、南泽西、特拉华州的观众,往返10个小时,赶赴纽约曼哈顿麦迪逊花园剧场观看新唐人晚会。晚会全场五千余座位全部爆满,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赢得满堂彩。
“大费城亚洲文化中心”的主席,Drexel 大学的商学院教授谢田博士介绍说,除纽约地区外,很多人都是开车数小时从附近各州赶去看演出的。光是乘坐“文化中心“提供的三辆免费巴士的来自宾州、南泽西和特拉华州就有一百五十人左右,其中西方人占三分之一。看来明年“中心”需要提供更多的巴士才能满足当地观众的需求。
情有独钟“中国神传文化”
本次纽约晚会集东西方文化之荟萃,但是来自特拉华州的钢琴教师约瑟夫.威拉尼里却对中国的“神话传说”情有独钟。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音乐人约瑟夫说,“我最喜欢的是舞蹈剧 ‘铁杵磨针’,大型舞蹈‘八仙过海’和‘浊世清莲’。 这几个节目立意高远, 表现手法独具匠心,灯光、音乐都很美!”
慕名而来的美国家庭
美国母亲凯她的中国女儿福敏;美国母亲玛琳和她的中国女儿伊里安娜;美国父亲郝瓦德和他的中国女儿李安娜
乘坐“中心”提供的巴士中有三个来自费城和南泽西州的美国人,他们携带了自己从中国领养的孩子来看演出。来自南泽西Cherry Hill 的美国母亲凯说,她是看到了南泽西的英文报纸Courier Post的一篇文章后,决定带女儿来看演出的的。这篇文章采访了晚会的艺术总监,原中国国家一级演员、中央乐团交响乐队队长陈汝棠先生和担任本次晚会舞台总监的太太陈凝芳女士。在去年的晚会上,纽约交响乐团演奏了陈凝芳女士创作的交响乐“莲花颂”。陈汝堂先生则亲自为今年的晚会谱曲和撰写剧本,成功的推出了舞蹈剧 “铁杵磨针”。凯说,没想到自己原来和这台晚会的“名人”离得这么近!
来自费城的美国父亲郝瓦德先生说,自己是看了费城的英文报纸Philadelphia Inquirer的一篇媒体报道后,觉得一定要来看这台晚会的。这篇媒体报道介绍了晚会节目策划人居住在南泽西州的陈缨女士。
“祝福送故乡”
美国人比尔看完演出后表示:“本人偏爱器乐,所以我特别喜爱新唐人节庆国乐团的国乐大合奏和帝国铜管五重奏。但是白雪女士的歌曲‘祝福送故乡’却特别的感动了我。虽然我不明白歌词的意思,但是我能感受到她的歌声打动了观众的心,触动了观众最深处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台湾国立大学舞蹈系和天骄艺术团的表演令我难忘。她们的风格、优雅和舞蹈十分完美。而服装的色彩鲜艳,让人目不转睛。其他的表演者和主持人也都有很高水准,每一个节目都十分精彩。我也十分感谢你们(大费城亚洲文化中心)在回费城的巴士旅程上为我们所提供的糕点和饮料。”
一位搭乘巴士的美国男士说,他的一个朋友送给了他一张票,看完后他觉得,这场演出简直就是一个天降的礼物,简直太好了。他表示明年还要来看。
费城WYBE公共电视台主管新业务的金伯丽-昆达女士(Kimberly Kunda)和她的同伴茅丽丝女士说,非常喜欢晚会的节目,也感谢亚洲文化中心包巴士往返,认为这种沟通东西方文化,介绍中国新年的节目简直太好了,也表示明年还来。
回归精神家园
中国古人云“高山流水遇知音”,那种心灵相遇、相知的境界真是令人神往!其实现代中国人渴望回归精神家园的程度不输给古人!新唐人晚会以“神话传说”为主题,再现传统文化,重拾古典风华,打动了无数国人的心,真可谓知音不难求。
费城新世纪巴士公司的司机林先生说:“晚会很传统,说的都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敬天地、敬神佛,看了很亲切!小时候过年的时候,我奶奶都要感谢神明保佑!是共产党把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给破坏了。我看过大纪元的‘九评共产党’,其中就提到共产党是怎么破坏民族文化的。”
一个来自宾州费城的美国人说,她最喜欢的节目,是天骄艺术团跳的扇子舞“浊世清莲”。而另一位来自费城的华人餐馆老板则说,他最喜欢的是上半场最后一个节目“佛光普照”。另一位美籍华人教授表示颇有同感,认为“佛光普照”的表演美丽庄严,显示出佛国世界的殊胜,引人向往。而演出者的服装、饰物、法器、音乐、编舞等都尽善尽美,令人回味无穷。
一位从德拉华州南部海洋城来看晚会的邓姓先生说,“我是一名基督徒。能够看到这台晚会,非常感恩。我认识一位修炼法轮功的朋友,她为这台晚会做义工,看到他们为这台晚会付出了很多,非常感动。我觉得法轮功学员的精神很了不起,他们做的所有事,都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别人。他们是真正高尚的人。”
法轮功修炼者、女高音歌唱家白雪
一位修炼法轮功的女高音歌唱家白雪女士应邀参加新唐人晚会的演出,以一首 “新年祝福歌” 打动了千百个观众的中国心:
又到了辞旧迎新的大年夜,
我们给全球华人拜个年
三百六十五天,心中充满慈和善
天降幸福如意与康健
善良的人们啊, 新年好!
千歌万曲唱不尽真善忍在人间
善良的人们啊,新年好!
愿您知道法轮大法好,有个好未来!
- 关键字搜索:
- 西人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