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家属 放弃接受国葬

17日凌晨病逝的中国共产党前总书记赵紫阳的家人,已决定放弃让赵紫阳接受国葬,让北京高层得以规避在此一敏感议题上表态。北京高层担心倘若给予赵风光大葬,可能引发动乱。

因反对军事镇压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门事件而遭到整肃下台的赵紫阳,17日病逝北京一间医院。曾任赵紫阳秘书的鲍彤18日上午原本要与夫人蒋宗曹前往吊唁,但遭便衣阻止外出。加上天安门广场四周与鲍彤寓所附近都加强安全警戒,显示官方对赵紫阳死讯可能激起同情声浪的紧张程度。

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中国各主要报纸当天也低调处理赵逝世的消息,只在内页中引述新华社做简短报导,反映北京高层担心这段敏感的治丧期间可能引发民众强烈反应并滋生抗议事件。

国营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则对赵的死讯保持缄默。

据华盛顿邮报18日报导,中共高层17日召开一连串紧急会议,以因应赵死讯可能引发的后续效应,并正视天安门事件历史评价问题。据指出,中国政府面临的问题是,要如何对赵表示敬意又不致引发对天安门大屠杀的情绪性争辩。

中国政府仍坚持当年镇压天安门民运的决定正确,并清楚表明赵的逝世不会导致对民运或赵本身的重新评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18日在记者会表示,中共早已对一九八九年的风波及赵本人的问题有了结论。他说:“十五年来,中国的发展实践证明有关结论是正确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将坚定不移的走自己选择的道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的全面进步。”尽管中国试图限制舆论讨论赵的死讯,但相关消息仍持续传开,有迹象显示北京市内有人替赵办非正式的追悼会。

一方面,整天都有厢型车载着鲜花前往赵遭软禁十五年的故居,另在网路上、特别是大学的BBS布告栏,有人张贴成千上百的悼念短文。至少二十名资深党员 - 其中许多人是赵在全国各地的旧僚属 - 呼吁国家主席胡锦涛授权进行国葬。

自由时报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