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导斌在狱中的七个半月时间里,一刻也没有停止知识的更新,律师莫少平送给他八本厚厚的法律书籍及理论书籍,他细细地咀嚼,细细地品味。他一刻也没有停止思索,他将思索的问题全部记在一本厚厚的日记本上,将每天发生的事、每次受审的情况及读书感都进行了记录,在他出狱前夕,已写下了近二十万字的“狱中札记”,但是,这本狱中札记不让带出来,国安部门要强行帮助“保管”,所以,他这本“狱中札记”的命运比葛兰西的《狱中札记》的命运更悲惨,能不能面世,现在还是未知数,也许,会象林昭的狱中日记等手书稿,永远的会成爲历史之谜,留下历史的缺陷。
由于杜导斌不承认自己“错了”,态度又不好,他不仅没能象国安人员开始说的“出去洗澡、与家人团聚”,而且没能出去过春节。孝感市公安局国安人员虽然没有在杜导斌的口里弄到他亲口承认“有罪”的证据,但是,那26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证据”,国安人员从字里行间找出了“证据”。何况是几千年的文字狱,今天的权贵们与独裁专制的老祖宗们没有两样,文字的意义不在客观的解释,而在于当权人物主观解释,文字狱的本身就是当权人物做贼心虚的一种反映,越是心虚,越是神魂不宁。何况杜导斌是直接的对中共政治制度、对江泽民施政决策“品头论足”?
“侦察”终结、证据落实后,孝感市公安局于2003年12月将案件移送到孝感市检察院起诉处,办理杜案的是起诉处处长赵兵及副处长胡泽英,他们告诉杜导斌,他有权委托辩护人,在这期间,有个毛遂自荐的律师要求爲杜导斌担任辩护人,但受到“有关部门”的干预,公安部门专门爲他委托了一名应城市的辩护律师,叫李宗毅,在与杜导斌的谈话中,这个李姓的律师并不是真心诚意地帮助杜导斌寻找无罪的证据,而是一种应付差事的样子,在这期间,国内外一些著名人仕纷纷出面,说服著名律师莫少平担当杜导斌辩护的重任,莫少平律师来到湖北后,吃过几次闭门羹,最后历尽艰辛总算见到了杜导斌。杜导斌见到莫少平,感到莫大的欣慰,他也知道,莫少平爲他担当辩护人,担着巨大的风险和责任,正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见到莫少平,杜导斌才知道成千上万的网友正在对他进行声援,国内国外无数的著名人士对他的案件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中国人权”组织及大赦国际、记者无国界等数十个组织提出强烈遣责,近两千个知名人士联合签署了声援活动,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要求释放杜导斌,杜导斌得到这些消息,感到无比的激动,他如实的向莫少平讲述了一些情况,莫少平说他在做不起诉、取保侯审的种种努力。但是,最后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孝感市检察院的赵兵等人对杜导斌很友善,说话很和气,也没有象国安人员那样大喊大叫、甚至是骂骂冽冽的现象,这令杜导斌很感激,心灵上是一种宽慰。他们先后对杜导斌进行了四次提审,围绕的中心主题仍然是在材料上落实杜导斌“有罪”。承认一系列文章是要煽动、颠覆中共政权,是触犯了刑法第105条,但杜导斌坚持已见,他不认爲自己的文章是在煽动、颠覆中共政权,要是因爲写几篇文章就是煽动颠覆现政权的话,那还有生活在大陆的数百个政论作家、异议人士的命运将更加不幸,下场将更悲惨,这也是他一直“顽固不化”的真正原因。
杜导斌对外面的形势一无所知,他更不知道中共的高层们对他的案件十分的棘手,就象猴子捡了块姜,吃进嘴里又辣,甩了又不死心,国际社会的压力,令司法解释的司法官员们黔驴技穷,左右爲难。
秋风萧萧、白雪纷飞,寒风夹着雪花呼啸地从小小的窗口打进来,冰凉的铁窗外,能够听到爆竹声欢快地一阵紧似一阵,又到了爆竹声声一岁除,总把新挑换旧符的除夕之夜,杜导斌躺到被子里,心里比这萧瑟的秋风更冷,想着不能与儿子、妻子团聚,想着他们同样忍受分离的煎熬,想着失去自由的孤独,他心里一阵阵抽搐。
在36号监室里,只留下三四个人了,该走的都走了,因爲临近春节,司法部门都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尽量快判快办,关的人少了,麻烦就相应的少一些。除夕之夜,对酒有嗜好的杜导斌曾向管理人员要求,是否可以给一些酒喝,不管是白酒还是啤酒都可以,他想用酒来麻醉自己,但管理人员断然地拒绝了他的要求,他们解释说这是上级的规定,他们不敢违背原则。没有酒,没有亲人的笑声,杜导斌就在痛苦的煎熬中度过了中国传统佳节──春节。
春节后,也许是莫少平斡旋的结果,或者是迫于国际国内声势浩大的声援浪潮的压力,后来就有个戏剧性的情况出现了,孝感市检察院将案件退回了孝感市公安局,认爲立案起诉的证据不足,要求其补充侦察,杜导斌看到了一线曙光,但这希望的曙光只是一刹那,就象天上划过的流星,一闪而过,天空又归于黑夜沈沈。孝感市公安局国安人员“补充侦察”又加进了两条罪状,将杜导斌得到的稿费变成了“境外有关组织的资助”,另外增加了两篇“有问题”的文章。
2004年10月20日于广州
--转自《观察》(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曾仁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