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机陆续登陆 是亲情纽带还是成长障碍?

近日,我国儿童通讯市场杀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贝贝通”系列为代表的儿童手机陆续登陆广州、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尽管这种儿童手机的一些特殊设计适应了孩子的生活习惯,但是,新型的儿童手机却让家长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它对孩子的成长是喜是忧……

  尽管这样一款专为孩子设计的手机,一面市就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但它出现后,社会各界对其作用、影响、价值等问题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持肯定、否定态度的“论辩”双方各执一词。

  正方观点:

  儿童手机是“朋友”

  正方代表:孩子、家长、设计人员

  孩子:我就喜欢

  活泼、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面对这种既可爱、好玩,又可以随时随地跟爸爸妈妈、老师、小朋友取得联系的“自己的”通讯工具,大多数孩子都觉得它是 “糖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胸前挂着多彩的“儿童手机”的小学生回答说:“我喜欢它,因为有了它我就能够让爸爸妈妈知道我在哪里,也能知道爸爸妈妈在哪里,下课时我还能跟妈妈说话。”

  家长:保证安全

  现在,快节奏、高密度的生活大大压缩了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独自上学、放学,这让众多的爸爸、妈妈们感觉到了一丝忧虑,但儿童手机的出现却让这些爸爸妈妈松了一口气。

  家住宣武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孩子的安全无疑是家长最在乎的事。有了这种手机,我们就可以准确地知道孩子外出时,特别是上学、下学路上的情况。如果孩子放学后没有按照正常的时间到家,我们起码多了一条了解孩子位置的途径。应该说,给孩子配手机对我们还是很有帮助的。

  设计者:加强亲子沟通

  在谈到儿童手机的设计初衷时,东信市场部相关设计人员表示,给孩子设计一款适合他们使用的手机,正是要解决家长和孩子沟通不畅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手机,家长可以随时掌握孩子的动向,随时对孩子进行关心和问候;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也方便随时随地求助父母。用这样的方式,不但延长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时间,变换成了一种孩子喜欢、家长易学的沟通方式,也在心理上拉近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所以,儿童手机不仅仅是一部手机,希望它能成为孩子和父母之间亲子关系的纽带。其实,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拿着手机聊天而影响学习。不过,孩子的专用手机特别设计了限制呼入、呼出和限制短信接受、发送的功能。家长可以在SIM卡里预设号码,以防孩子因为好奇,无休止地拨打电话而造成巨额话费,或是影响学习。

  

(北京娱乐信报)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