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图书陷入怪圈 《红楼梦》成“低幼读物”
【看中国报道】不是“知识大王”就是“成语故事”,不是“经典宋词”就是“精短唐诗”,连《红楼梦》都成了“低幼读物”……六一节即将来临,记者近日在本市一些书店浏览少儿图书时发现,“功利”两字把不少出版人和家长拖入了一个怪圈。花样包装 题材重复
市面上的少儿图书看来琳琅满目,稍作观察却发现同质化现象严重,相当大一部分集中在语文学习上,虽然变着花样包装,但题材重复、内容重复。一些读物“只怕不难”,很少考虑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记者昨天在某大型书店的“低幼读物”区逛了逛,满目都是诸如《100首少儿必读古诗》《幼儿语文常识》《名言300句》《五经300句》《经典古文100篇》《经典古曲100首》《课本故事早知道》之类的“语文”书。记者随手翻阅了一下《五经300句》,书中从《诗经》、《尚书》里选取的句子对幼儿来说无论如何是太艰深了,而《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缩写后加上彩图和拼音,居然也跻身“低幼”行列。
幼童阅读 没有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金瑜表示,幼童阅读《红楼梦》没有意义,让孩子拼命识字、太早接触古代文化,并不符合其心理成长的规律。小孩子头脑空白,适当背些唐诗是可以的,但他们更需要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要做的事情多了,整天背背背,连游戏时间都被剥夺,实在是一种误导。
完全被动 感觉枯燥
上海少儿出版社编辑、儿童文学研究者彭懿谈到该现象时说,命低龄儿童看中学生才该看的书,既荒谬又可悲。少儿图书中洪水般泛滥的“唐诗宋词”可以被看作为教辅读物的延伸物,家长或许认为小孩记几首唐诗将来在语文学习上可掌握主动,但事实上幼儿的此种阅读属于完全被动,极易感觉枯燥,产生厌恶,反而可能远离文字。
急功近利 愈演愈烈
彭懿说,当今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已使许多家长和出版社都趋向疯狂,而且状况愈演愈烈,令人忧心。他告诉记者,现在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有这类书在出,因为归根结底这些书好卖。商业利润还驱使书商也加入进来,粗制滥造的图书快速出笼。某些书商做的所谓名著读物里错误百出,若家长不加辨别,必定贻害无穷。
新民晚报
- 关键字搜索:
-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