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一次国文考试中,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答出下联。“孙行者”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大惊失色。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答案。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据说,只有一名考生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
20世纪40年代末,有一所大学在招生时,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三角几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这道题真可谓是晦涩难懂,自然无人答出。其实,题中的“三角”是货币“三角钱”,并非数学名词;而“几何”是疑问词,也不是我们所熟知的数学名词“几何”。题意是 “三角钱加上多少钱是八角钱?”正确答案是“五角”。这道连小学一年级学生都能答出的试题,只因出得怪异,使得考生如坠云里雾中。
20世纪50年代初,有一年高考数学题是:“南京的白菜多少钱一斤?”许多考生不知所云。而它的题意是:“一斤等于多少钱?”这里的“钱”并不是指货币的“钱”,而是计量单位“钱”,所以正确答案是“一百”。因为一斤等于十两,一两等于十钱,一斤即是一百钱。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历史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