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古代名医〗苗父、俞跗列传

 2004-04-09 17:3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序言

迄今为止,扁鹊是正史中有传记记载的最早医家。扁鹊之前当然还有许多卓越的医家,比如《黄帝内经》里记载的歧伯就是最著名的一个。这些医家的事迹往往散见于古代典籍、野史、逸书,甚至口耳相传中。由于知道的人越来越少,它们有可能随时间的流逝而沉入历史长河的浪底泥沙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事迹大多超越了一般人的接受能力,他们认为“太神”或者“不太可能”。

然而,真诚地相信这些事迹的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绝迹过。听任古代医家沉埋于历史泥沙,不但对祖先不公平,也对这些诚信祖先的人不公平,况且对这些事迹相信与否,关系到一个人对生命、人生和整个宇宙的正确理解。再说,现在不能被接受的事实,将来也可能被接受,因为每个人的接受能力都被他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理解和想象能力等因素所制约着,而这些因素又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因此,我们将利用一切偶然得手的资料,把它们整理成古代医家的传记,与有志于中医研究和对中医有兴趣的读者们分享。非常欢迎手中有类似资料的读者为充实、刷新、撰写这类传记而作的任何努力。

苗父

按照《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那个中庶子的说法,苗父是一个“上古为医者”,即上古时代的一个医生。他所说的“上古”并非确指,但按他自己的相对说法,是在黄帝时代以前的某个时代。

说苗父是一个医生,只是因为他能让所有求助于他的病人病愈和康复,并不意味着他和后世医家们在诊、疗疾病的方法上有任何相同之处。其实,他的诊治手法和过程是非常奇特而超常的:他把菅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拿来编成席子,供病人和自己坐、卧,又用草把子扎成狗的模样。对于任何前来求助的病人,他都拿起一只草狗,面对北方,口中念念有词,但每一次治病都只念十个字。于是,无论是扶着来的,还是抬着来的病人,立刻就能康复如初。[2]

由于苗父根本不象后世医生们那样用“四诊”去诊病、用“八法”去治病,甚至也不用任何手术治疗(象下面要说的俞跗那样),按照一般人的概念,他就不是一个“医生”。但考虑到他为众多病人治过病,而且疗效卓著,又值得叫他“医生”。因此,我们还是同意中庶子的说法,把他归入“上古为医者”。

苗父的治病手法,与“祝由科”医生们有些类似,但却显然要简单得多、有效得多。“祝由科”医生们也不用药和手术治病,但祝词繁复,手法繁琐。除了念咒,还要助之以画符、烧符、焚香、化纸等等,不一而足,并且通常治不了大病;而苗父只用一只草狗十个字,就能治大小各种疾病。

从某些方面看来,苗父又有点“巫医”的味道,因为他念的十个字也可能是祝祷的祷词。但以我们所知的“巫医”而言,他们的方法与“祝由科”医生非常类似,有的还要吞香灰、喝符水等,而且往往还要加上一项重体力劳动:跳神。许多“巫医”都要经过跳神进入一种身心的超常状态,然后才能治病。考虑到对于“巫”的理解和定义,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差别是相当大的。在没有对“巫”和“巫医”作出明晰、准确的定义前,我们最好不要武断下结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佛道两家的正法修炼中,凡是性命双修的法门,都有一个净化身体的初级阶段。有些法门的修炼人在某一层次中呆得很久、而又出了慈悲心的时候,就可能表现出老是给人看病的现象。而且许多法门是要念真言、咒语的,比如佛教某些法门的六字真言,或者是念佛的名号。因此,要说苗父是某一法门中某一层次上的修炼人,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是不好把苗父归入某一特别范畴的,而苗父的例子对于我们探讨中医的起源,以及中医各个不同层次的连续性,都很有启发性和历史价值。

俞跗

同样是根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那个中庶子的说法,俞跗是一位“中古之为医者”,也就是中古时代的一个医生(《史记》称“上古”,因为都是相对的说法,并不矛盾)。[1][2]这里的“中古”是指黄帝和歧伯那个时代,并且他的名字经常和歧伯相提并论[4]。俞跗不姓“俞”,就象神农不姓“神”、黄帝不姓“黄”一样。“俞跗”的意思是说他治病神效,甚至能起死回生。据此推断,可能是“(治)愈、(康)复”或类似字眼的缩略和谐音。支持这一推断的另一证据是,“俞跗”的“跗”字在不同的书中又可写作“附”或者“拊”。

与俞跗同时代的歧伯是位大理论家,中医的理论基础典籍《黄帝内经》中大部份内容就是通过他和黄帝的对话形式记录下来的。但俞跗似乎主要兴趣在临床医学上(虽然当时还不一定有床),而且好像只用外科手术治病。

他的诊断方法之高明,如果说不是在扁鹊之上的话,也至少不在扁鹊之下:他不但可以洞察人的五脏六腑,而且一眼就能看到疾病的根子所在,甚至预知疾病传播时要经过的经络、脏腑和腧穴。他治病时完全不用后世医生(包括扁鹊、华佗)使用的汤药、药酒、砭石、针刺、导引、按摩、药物热熨等治疗方法。一眼看到疾病的准确位置后,直接了当地割开皮肤,剖开肌肉,疏通经脉,接续筋腱,按治脑髓,取出心膈间病物,疏理膈膜,清洗肠胃,洁净五脏,或施行其它各种必需的手术操作。特别的,他还使用熏灼九窍的方法以确定疾病传播的经络通道,通过炼养精气而达到变易病人形骸的作用。人们都说他能起死回生,使“死人复为生人”。[1][2]或者称他“已成必治,鬼神避之”(什么病都能治,连鬼神都躲着他)[3]。

他所作过的外科手术包括开颅、开胸和剖腹等大手术。后世能作这些大手术的人不多,现在我们确切知道的有扁鹊和华佗。华佗作手术要用“麻沸散”麻醉病人的,而俞跗却不用这种东西,因为他根本就不用任何药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俞跗作手术时病人完全清醒、感觉正常,那是不可能的,那样大的手术!最可能的情况是,俞跗用了非药物麻醉,比如穴位点压麻醉,其效果和现在的针刺麻醉一样,但安全系数要高得多。并且我们也不能排除他会使用点穴止血、点穴定止病人活动能力等方法的可能性。这些方法后世都有人研究使用。

与苗父相比,虽然俞跗也只是多了一把刀子,但他已经不能象苗父那样手拿一个草狗、口念十字口诀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了。不过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的方法也就更接近于后世医家的方法,他也更具有后世医家的形象,因此也就似乎比苗父更可信一点。任何人的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当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扁鹊立传的时候,料想他在处理中庶子对扁鹊的诘难这一段史料时是颇费踌躇的:中庶子搬出了苗父和俞跗这两个古代神医来挡扁鹊的道,而司马迁对苗父的真实性有所保留,思之再三,终于砍去了有关苗父的部份,而只保留了有关俞跗的部份。幸亏这段史料也同时保留在《说苑》里边,否则,我们今天的小传就只有俞跗而没有苗父了。

参考文献

[1]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汉·司马迁撰;
[2] 《说苑·辨物》,汉·刘向撰;
[3] 《鹖冠子·世贤第十六》,宋·陆佃解;
[4] 《汉书·艺文志》(《汉书补注》),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补注;
[5] 《淮南子·人间训》,汉·刘安;
[6] 《抱朴子·弹祢》,晋·葛洪撰。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