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万座危坝病库共存的高风险
据德新社报导,正值2004年除夕和春节之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八一水库发生溃堤,水库大堤中出现30米宽的决口,水库中的蓄水失去控制,淹没了水库周围的农田和住房,虽然此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是在零下28-30度的寒冷气候下,约8千居民被迫撤离,预计共有2万多居民受溃堤洪水的影响,也将离开家园。八一水库位于乌鲁木齐市北60公里处,是一座平原水库,水库的水位高出周围地区十多米,水库设计库容量为三千一百万立方米,发生溃堤时的蓄水量为两千一百万立方米。在2004年春节之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加强安全生产,严禁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要让老百姓快快乐乐地欢度春节。国务院还专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文件,共约6千字,措词十分严厉。但是这些讲话、文件大都是纸上谈兵,改变不了目前存在的严重事故多发状态。
新疆目前处于枯水季节,八一水库的实际蓄水只达设计容量的约三分之二,库水对堤坝的压力并不是很大,本来不应该发生溃堤现象。根据报导,八一大坝是1957年建造的,至今已经40多年。一般国际上认为这类大坝的经济使用期为50年。不是说这些大坝的寿命不会超过50年,而是说,当经济使用期将结束前,需用大量的资金对大坝进行彻底的维修,这样才能延长经济使用期。没有这笔维修资金的投入,水库大坝则无法正常继续使用。中国的一些领导有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水库大坝工程的经济使用期是千秋万代的。这次事故发生后,有关领导人解释说,由于资金短缺,近两年,八一水库一直处于危险运营阶段。这些话正印证了国际上对大坝的经济使用期的认识。虽然此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是被迫离开家园的居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快快乐乐地欢度春节了,也许除夕夜的饺子也没有吃上。
一、三万多座危坝病库是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目前中国一共有八万六千多座水库大坝,是世界上水库大坝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一半的水库大坝在中国,同时新建、在建水库大坝的一半以上也在中国,所以这个世界记录中国能保持千秋万代。
就在这八万六千多座水库大坝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水库大坝是危坝病库,也就是说,三万多座大坝和水库是不安全的。1975年河南省板桥、石漫滩等52座水库发生溃坝,造成23万人死亡。在这之后,国务院责成水利部对全国的水库大坝进行普查,当时调查结果揭示,三分之一的水库大坝是不安全。根据这个调查结果,国务院决定把治理危坝病库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来抓。每次制定新的五年计划时,都把这一项工作列入计划。从1975年到2003年,国家每年都拿出大量的资金,来进行水库大坝的排危去险工作,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家从国债中拿出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这项工作。按照常理,经过28年的努力,大部分的危坝病库能够得到治理,危坝病库的比例应该大幅度减少。但是到2003年7月,水利部部长说,全国八万六千座水库中,病险水库还有三万多座!
1975年到2003年共28年,危坝病库的比例没有减少,危坝病库的绝对数随着水库总数的增加却有了增长。人们不禁要问,从1975年到2003年这28年间投入治理危坝病库资金的效益在哪里?就如此次溃堤的八一水库,从2003年9月15日开始进行了加固等工程。
八一水库和猛进水库、下兴湖水库三座水库加固配套工程共投资1.435亿元,其中利用国债资金9360万元。加固工程预计应该在2004年8月15日完工。从2003年9月15日到2004年1月21日的4个多月时间中,最危急的加固工程应该完成。但是事故就发生在加固工程进行之中。
二、三万多座危坝病库是导致2003年灾害的主要原因
在回顾2003年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人都指出,2003年中国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许多人能够回忆起淮河洪水灾害,长江流域的严重干旱,黄河流域的洪水灾害等等。但是在这些灾害中,自然因素所导致的灾害并不大,而是人祸,包括危坝病库所造成的灾害却是十分严重。
先说淮河洪水灾害,从自然降雨量来说,2003年汛期的降雨量约为十年一遇,而淮河的洪水灾害却是五十年一遇。淮河流域是中国建造水库大坝最早、最多的流域,同时也是危坝病库最多的地区之一,梅山、佛子岭等大型水库大坝都是有名的危坝病库。在2003年7月初,淮河上游洪水刚形成,这本是水库大展身手、发挥防洪作用的大好时光,应该利用水库库容拦蓄洪水,保证淮河中下游的安全。但是水利部担心淮河上游水库大坝的安全,命令水库泄,这样流出大坝的流量比自然洪水流量还大,迫使中下游不得不提前使用蓄洪区和行洪区,致使数十万居民被迫离开住所。
又比如江西省今年以来,洪灾和旱灾相接而来,而江西省最大的水库枳林水库,是一座危坝病库,虽然设计的防洪和抗旱效益都很大,说是能够做到水旱从人,但是实际上却是银样腊头枪,加上水库调度有误,使得江西省遭受所谓的“百年大旱”。
2003年渭河流域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是2003年中受灾最重的地区,但是造成百年一遇洪水灾害的降雨量却只是五年一遇。由于黄河三门峡大坝的蓄水,致使渭河入黄河处潼关的水位上升。当渭河流域遭受五年一遇的降雨时,进入渭河的雨水受潼关水位的影响,宣泄不畅,致使渭河水位不断抬升,冲垮了渭河河堤,造成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农作物绝收,老百姓失去住所。黄河三门峡大坝在大坝建造质量是好的,但是在黄河上在三门峡处建,用上游的洪水来换取下游所谓的“黄河清”和超过新中国成立时的发电量,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错。水库泥沙淤积问题使黄河三门峡水库成为中国最大的一个病库。
在渭河洪水稍后,又发生了黄河干流洪水灾害,洪水淹没了黄河小浪底大坝下游的河南、山东许多农民的土地和房屋。胡锦涛在2003年底视察了受灾地区,灾民们拦车告御状。1958年黄河大水灾时的洪水流量超过每秒2万多立方米,而2003年的洪水流量不超过3千多立方米。按理说,建设黄河小浪底大坝工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防洪,小浪底大坝工程完全有能力削减洪水流量,保证下游不受洪水灾害。但是,小浪底工程实行的是“排浑蓄清”水库运行方案,为了减轻水库的泥沙淤积,小浪底工程利用此次洪水的冲力,将淤积在水库中的一部分泥沙冲出水库,这样做对水库有利,但是水库下游的农民却饱受洪水之害。中国的新闻媒介多报导政府、干部如何冒风险抢救灾民,如何热心帮助灾民,却不问受灾的原因是什么。在水利部的危坝病库表中,小浪底大坝工程并不在内。小浪底大坝在一些工程师的眼中是安全的,这只是小浪底大坝是安全的,在小浪底大坝枢纽设施中有一泄洪坝,坝下即安置着炸药,在洪水大时就可以随时炸毁泄洪坝实现分洪,以保证小浪底主坝的安全。但是分洪之后的洪水会对下游造成什么灾害,这不在“大坝安全评估”之内。幸好2003年还没有使用这一非常措施,否则灾害更大。
有这三万多座危坝病库存在,中国人就一直生活在高风险中。这三万多座危坝病库随时都有发生这样或那样事故的可能。在最近的十几年中,中国每年溃坝的水库座数平均在30座,只是许多溃坝的水库规模比较小,而且溃坝的时间大多发生在洪水期间,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
但是中国新闻媒介在灾后曾多次报导,某某干部在水库溃坝时逃离岗位,某某干部在水库溃坝时只顾家人等等,受到党纪处分,就证实了确实存在水库溃坝的事故。此次八一水库发生溃堤事故,正好在除夕之际,所以影响较大。有些报导说,当局准备采取了措施,准备堵塞溃口。其实这些措施均无济于事。由于八一水库是平原水库,当水库中高出地面的蓄水全部流光,“险情也就得到了控制”,人们也无需再堵塞溃口。灾后堵塞溃口,只是为了重新再使用水库,而不是为了救灾或是减轻灾情。
---《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