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放款增加过速 危机四伏

《纽约时报》3日报导,中国经济过热的现象已开始引发一些后遗症。中国的银行今年前7个月贷出的金额,较去年全年还多,而且放款速度还在加快。

该报表示,“银行贷款增加过速”、“银行对借款人控管不佳”以及“借款人过度膨胀的心理状态”,将成为中国爆发严重财务或经济危机的潜在因子。

望着广州栉比鳞次,正在兴建中的高耸大楼,该报记者Keith Bradsher感叹的说,“不知这种景象将可持续到何时”?

巴克利资本公司亚洲研究部门主管Desmond Supple指出,中国资产过热的现象,“将无可避免的蔓延到其他经济上”。纽约时报指出,借贷过度的结果,将使银行产生巨额呆帐,就如广州市常务副市长Liu Yuan He所言,“大部分的借款人从国家银行借款后,就不担心还款的问题了”。

根据信用评等机构标准普尔(S&P)的调查显示,中国今年所有银行客户,约有接近半数的贷款人不履行还款,而且银行还继续借钱给和其政治挂钩的客户,对高危险借款族群的借款费用也没有调升的打算,“这将是中国经济很大的危机”。

《纽约时报》强调,中国银行贷放过度的现象,“让人想起美国1980年代末期,存款及贷款崩盘的景象”,造成无法支撑的繁荣假象,最后下场悲惨。

中国也警觉到事态的严重性。上个月23日,该国央行发布罕见的“中国贷款现象的确过快”的宣言,并做出5年来首度紧缩货币供给并将中国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由6%调升至7%的决定,以因应贷款增加过速的现象。

对于中国采取的因应方式,《纽约时报》认为,调高存款准备金的效果差强人意,因为该手段对贷款、货币供给及经济成长的影响性无法预测。“美国联储会也知道这招,但很少用来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

事实上,对于迅速增加的贷款,正处于由共产主义过度到资本主义的中国大陆,因为金融市场发展仍不够健全,不具备美国联储会用来操作短期利率的“隔夜信用市场交易”制度,因此处理过度借贷的问题仍有些无力。

摩根大通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Joan Zheng表示,“中国央行的银行家试图将该国银行的营运推升到国际水准”,但效果如何仍待观察。

“企业贷款金额增加,的确有促进产业发展的效果”,《纽约时报》指出,中国钢铁、化学、建筑材料及手机等产业,都预测未来3年产能将增加1倍,中国出口自然也将随之成长。

但是产量增加后,随之而起的将是货品售价受量产影响下跌,该情形如果发生的话,“生产者更不可能有能力履行还款”。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经济学家Dong Tao进一步指出,衍生出来的问题将可能“引爆下一回合的拖债”。Tao表示,借贷问题终将造成中国未来几年经济成长的阻碍,而且会“增加失业率”。

《纽约时报》再补上一句,中国的银行或许有一天会开始获利,或以售股的方式弥补银行呆帐的亏损,但“大部分挥霍贷款的成本,最终仍将转嫁到纳税人的身上”。

如果中国央行过分调整存款准备,或政府对银行的稽核,导致对银行新增贷款的取缔过速,“对中国经济及政治的伤害力将很大”,因此该如何执行整顿,中国要小心拿捏分寸。

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一旦中国发生金融危机,而影响该国经济成长,全球经济将受连动而衰退。在中国巨额的出口减缓后,不仅全球商品价格将下跌,美国出口大陆的货品也将减少,像是波音(Boeing)及黄豆出口商的出口都将连带受挫,对全球经济相当不利。

中国央行于2个月前,改变了一些银行贷款的规则,并要求银行配合执行,但效果不彰。就如同中国银行家及营建公司负责人所言,“那样的改变,对银行过度放款的制约效果有限”。

中国继投机热钱涌入造成经济过热的现象后,现在又衍生出另一个财政难题,让他们去思考。

(东森)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