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在此之前,国民经济增长率连续八年下降,今年的反弹,表现了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属于正常,而不是"过热"。他们指出:1992到1997年,中国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11.5%,现在连10%都没有达到,没有理由谈"热"。论者列举备受争议的三大热门行业:汽车、房地产、和钢铁,肯定三大行业的高增长均以高需求做后盾,由于这三大产业正处于高赢利阶段,自然刺激各地纷纷上马同类项目。
持这种观点的人,还透露了一个考虑问题的"角度":不能"炒作"中国经济过热,否则,可能影响外商投资,影响国内商家的信心。显然,这种"影响说",或"心理说",已经偏离经济本身。
还有一个考虑"角度":既然要在20年内实现"全面小康",则必须保持每年7.2%的增长速度,随着经济基数增大,增长难度必定加大,有必要确保一些年份的超高增长。显然,这种"目标说",或"任务说",已经廊入了政治含义。
另一种观点截然相反,认为中国经济明显出现"过热"迹象。国内经济学家樊纲即持此种观点,他指出:由于今年经济的高增长不是由需求拉动的,而是由投资和出口的高增长拉动的,通货膨胀一触即发。
的确,今年以来,投资增长率超过30%,总需求却没有跟上,投资强、消费弱。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近七成来自投资。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出现了严重背离。类似1992年的情形,盲目或重复建设抬头,在某些行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背后,显示出无序。
6月份,工业增长高达16.2%,钢材价格较上年同期上升11.2%。但与此同时,半数省份缺乏电力。鉴于三大热门行业暴涨,银行贷款加速扩大,上半年新增贷款共计1.76万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贷款的新增量。银行的风险自不待言。
比如汽车,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最新报告,汽车产能已达550万辆以上,轿车产能已达250万辆以上,大大高于市场容量。而从目前投资势头看,未来几年生产能力还将大幅提升,到2005年,整个中国的汽车产能可能达到1000万辆。一旦市场需求的增速减缓,生产要素将被闲置,大量资源将被浪费,银行可能积累新的呆坏账。 又比如钢铁业,从去年开始,中国钢铁年产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与日本的总和,成为世界第一大产钢国,但却仍在进口钢材,原因:中国钢材业结构不合理,许多品种的钢材没有能力生产。 这种盲目生产和不合理布局,势必增大银行支持的风险。
相比之下,服务业发展偏弱,造成就业压力增大。农民收入增长也更形困难。显示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不平衡。
由于外资继续大量进入中国,根据中国的政策,进入的外资必须兑换成人民币,为此加大了人民币的发行量;高投资政策,更使人民币发行处于高位。所有这些,都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埋下伏笔。
值得注意的是,一贯谨言慎行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首次公开批评中国的货币政策,在一次听证会上,格老指出:中国需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
实际上,考虑到总需求的滞后,在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可能呈现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
(自由亚洲电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陈劲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