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朝还是向美?北京立场耐人寻味

六方会谈即将在今天结束,过去两天会议里,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偌大的会议厅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随着各代表团欲语还休,气氛显得格外诡谲。而作为“组头”的北京,到底是亲朝鲜、还是向美国,也颇令人玩味。

一位长期关注东北亚事务的北京学者直言,这次六方会谈,中国外交部门很高兴掌握了发挥独特外交作用的机会,但具体操作上却因为北朝鲜的立场不明,也有点无奈。他指出,废核议题上,大陆和美俄日韩有着共同利益,所以希望能透过和平方式来解决;然而就自身利益来讲,北京希望取得北方边界稳定,因此立场不可能超脱,如此又局限了外交伸展的空间。

美国、日本和韩国有着安保同盟关系,在六方会谈期间,三方很自然抽空档开起了会中会、并很快取得共识、随时调整谈判策略。像日本最关注的绑架问题,老大哥美国在谈判桌上直接呼应日方代表发言,要求北韩表态。不少人认为,这场六方会谈根本就是三对三,亦即“美日韩”对“中俄朝”的会谈。

对北京来说,这样的划分听来十分刺耳。因为尽管中国和朝鲜有着传统军事同盟关系,但自从北京和汉城关系正常化以来,经贸互动越来越大,根据统计,二零零二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两韩之间的杠杆,已经有逐渐向南韩靠近的趋势。此外,北京认为,和华府以及东京的关系也都处于好的“发展势头”。

北京外交形势的变化,北韩全都看在眼里,嘴上不说、但心中有数。所以在六方会谈前夕,平壤一边接待大陆高层前往“劝和”,但一边也连忙派人跑到莫斯科拉拢关系。

另一方面,北京和俄罗斯之间,近几十年来渐行渐远,这次六方会谈,尽管俄罗斯加入,但大陆对莫斯科实际能发挥什么作用并不看好,原因是俄罗斯的经济情况自顾不暇,虽然他们提出了要替朝鲜修建铁路,以及从俄国拉石油管线到朝鲜等建议,但没钱办不了事,俄罗斯的筹码相形失色。

大陆学者认为,总的来说,中国在六方会谈上还是比较倾向美国;然而,基于长远外交战略考量,中国又必须巧妙处理和北韩在内的周边国家关系。学者以“一对车轮”来比喻这场六方会谈核危机斡旋,“两边轮子要平行往前走,中国扮演的是中间的制动杠杆作用”。

中国时报29日于慧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