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毒桂圆”流入我国 浙江追查济南仍待鉴定

据媒体报道,原产地为泰国、越南的大批进口“毒桂圆”已流入我国,浙江已在全省范围内追查有毒鲜桂圆下落。27日,记者对济南市几大果品市场及部分超市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济南市目前有大量产自泰国、越南的桂圆在出售,但是否有毒仍待鉴定。有关人士提醒,市民购买桂圆一定要谨慎。

  果市、超市若隐若现


  27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济南市一大型果品批发市场。在一摊点前,记者发现了几十箱桂圆,箱体上无任何商标。据摊主介绍,这批“中核”桂圆是从广东购进,每箱75元(12公斤)。当记者询问是否有进口桂圆时,这位摊主指着旁边的一间小房子说,“在冷库里,都是泰国的小核桂圆”。记者跟随他进入冷库,果然发现了上百箱泰国桂圆。


  在离此不远的另一家果品行,记者又发现了产自越南的桂圆,箱体上全部贴有商标:“产自越南,每箱80元(10公斤)”。


  随后,记者在我市部分大超市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越南、泰国桂圆在大量出售,不少消费者都“满载而归”。


  毒桂圆为何有毒


  记者了解到,泰国、越南出口到中国的鲜桂圆,通关时属免检产品,因此我市市场上的进口桂圆都是来自以上两个国家,而且一般都是通过广东、上海两港口入关的。大果品批发商一般每星期从以上两港“吃进”几大集装箱,然后分销到全国各小批发商手中,因此,来自同一集装箱的毒桂圆有可能同时出现在大江南北--既可能在浙江也可能在济南。


  而记者从一些渠道了解到,目前浙江省工商局已全面封杀原产地是泰国和越南的桂圆,并一直追到源头:广东、上海入关地。


  据了解,“毒桂圆”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在生产国就被人使用硫磺进行熏制漂白,因而其二氧化硫残留量严重超标。据外地销售户透露,“老外”用硫磺熏桂圆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为的是给桂圆除色、防腐,使肉色增白。但他同时称绝对不会给自己的小孩吃这样的桂圆。据浙江省工商局办案人员介绍,在泰国从事加工毒桂圆的多为福建籍华人,是他们将福建省不法分子用二氧化硫熏制漂白桂圆的“技术”传到了泰国。


  “听说有人用硫磺熏”


  “你们的桂圆用硫磺熏过吗?”采访中记者问本地一家果品行的售货员。“没有,我的绝对没有,听说有人用硫磺熏,但我们的桂圆从没熏过。”他回答说。随后,在几个超市记者也得到了同样答案,导购员均称桂圆不可能用硫磺熏,不会有毒,相反,一些导购员还向记者大力推荐桂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专家:购买桂圆须谨慎


  针对“毒桂圆”疑团,记者采访了市林业局林果站站长董兆昌。董兆昌告诉记者,目前我市还没有接到“毒桂圆”投诉。但他同时告诉记者,由于“毒桂圆”大面积出现,目前南方许多省市已经对桂圆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即由有关部门对桂圆提前进行检测,“主要看其二氧化硫含量是否超标”。他接着说:“济南市场上的桂圆是否有毒不好说,因为这需要专业检测。”


  据了解,消费者食用过多“毒桂圆”会有头晕、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董兆昌提醒消费者,近期购买进自泰国、越南的桂圆一定要谨慎。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