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钱 炒股 地下钱庄——香港游引发金融监管问题

一掷200万港元狂扫名贵手表,花费十多万港元买一部时新的白金外壳手机……这不是电影中的情节,而是香港久未上演的一幕"豪客购物"记,其演员是一批来自内地到香港进行个人游的游客。在个人游火爆以及由此带来的大量热钱涌向香港的背后,金融监管问题突现,规范人民币流通的问题变得迫在眉睫。

据香港报纸报道,香港对中国内地游客开放自助游后,不但带动旅游及零售业,更有个人游豪客买入多栋物业作投资。近期,一名内地个人游豪客在香港期间斥资264万港元现金落订,一口气购入五个住宅单位,做长线出租;还有内地商人一掷1380万港元,购入香港荔枝角道一家商铺,作为出租投资用途;待到9月1日才开放香港个人游的上海,更有豪客迫不及待,日前透过电视会议,以1742万港元一举击败加拿大多伦多与香港的三名对手,投得香港毕架山一号一个近两千尺连花园单位。

与此同时,有明显迹象表明,随着个人游升温,大量"热钱"开始流入香港。据保守估计,近两月来,即有约200亿港元的内地资金流入香港股市炒股。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少光表示,内地目前设有外汇管制措施,内地游客来港所带现金有限制,相信中央政府会关注有关情况,香港当局会密切留意内地“个人游”限制放宽后,会否出现内地人士借机来港洗黑钱。

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少光出席一个公开场合时透露,警方与廉政公署曾于两年前联手侦破一个“洗黑钱”集团,该集团的成员每日安排内地旅客携带大量现金来港,总共将不法活动获取的数百亿元收益运抵香港。

近月香港股市相当活跃,指数连续高升,成交逐日增加。踏入8月份,日均成交额高达113亿元,与内地资金不断流入香港市场有关。有经纪行表示,成交额激增,部分原因是与内地开放个人游有关。有业内消息人士透露,因为QFII启动之前,大批资金希望"先机先得",赚取超额收益。

据介绍,内地人到香港开户并不难。在香港,无论外国人或内地人来港开户买卖证券,只需提交其身份证明文件,都可以成功开户。银河证券的一位操盘手告诉记者,现在在南方地区,经常有香港证券公司的经纪员来拉客户,他们会巧舌如簧地把港股夸成遍地黄金,来怂恿内地的有钱人去投资。

不过,按中国证监会规定,内地居民不能持有外国的投资户口,主要是由于外汇管制的问题。另外,内地居民要汇钱离开内地,目前仍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内地居民多以游客身份并多数以手持现金的方式来港买卖股票。此外,一些银行也为内地资金流入香港行方便之实,一投资香港股市的内地人士告诉记者,香港某著名外资银行对其客户所开展的一项业务“在向境外汇款方面非常方便”,透过这家银行提供的这种服务,内地人士完全可以透过设立多个户头化整为零地将内地的一笔外汇资金很顺利地汇到香港。

凭着外管局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银行外币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借着以个人身份游港省市和地区的扩大,港澳“个人游”热潮的兴起,内地个人开办外币卡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据银行人士介绍,目前能在香港以及境外消费的只有外币卡。在境外消费过程中主要以港元和美元形式消费,也就是外币贷记卡,由发卡行预先垫付外汇,个人返回内地后在规定时间内,以人民币按当日国家外汇牌价购汇还款。“通知”对境内卡在境外提现规定了限额,采用日限额加月限额的方式。即持卡人在境外使用外币卡,当日累计提现金额不得超过1000美元,当月累计提现金额不得超过5000美元。也就是说,用外币卡在现金使用上比过关规定的个人只能携带2000美元更显宽裕,这无疑也使得内地游客出境只限携带6000元人民币名存实亡。

随着内地个人游蜂拥到港,也为香港保险业带来商机。有迹象显示,有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开始热衷于买香港的保险,而一些香港、澳门的境外保险公司甚至违规向内地消费者推销寿险保单的"地下保单"。有报道指出,香港每年的保费收入为400多亿元港币,其中约1/3来自内地,达120亿元港币,“地下保单”的规模已经占到了全国个人寿险收入的10%左右。另外,据有关单位的间接测算结果,2002年在内地销售的香港"地下保单"保费收入不会低于80亿元港币。

按照规定,出境者可以凭通行证和签证,在规定的外汇额度内,按国家当日规定的外汇牌价以人民币购汇,但是更多人希望突破这一限制,换入更多外汇,因此在深圳等地,随着个人游的火爆,地下钱庄也空前活跃,尽管其外汇"黑市价"明显高于国家当日规定的外汇牌价,但其生意却有增无减。此外,由于某些地区出现了专门负责融资的新型代理机构--“地下钱庄”,一些钱也透过“地下钱庄”流入香港。“地下钱庄”先以人民币方式收取国内收货人的瞒骗货款,再借贷给国内需要人民币的三资企业,然后由这些企业透过其在境外关联公司的外汇账户,以外汇方式将瞒骗部分货款支付给境外供货商。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