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俄查封华人“中国楼”记实

 2003-08-02 01:2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今年5月底至7月初,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政府调遣大批警察,陆续清理、查封了19座亚洲人临时聚居的公寓楼,其中有10座楼的绝大多数住户都是华人,总人数高达数千。在莫斯科,华人把这些公寓楼称为“中国楼”。对于这一行动,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强调:作出这样的决定,完全是出于卫生防疫考虑,“并不是政治行为”。

厕所男女不分的“中国楼”月租每平方米百多美元!

最初来莫斯科的中国“淘金者”多数是东北或江浙地区的下岗工人或农民。他们靠辛辛苦苦地往俄罗斯倒腾我国的日用消费品,再贩回有俄罗斯特色的工艺品、皮制品等发了财。中国人在国外有“扎堆儿”的传统,于是,专门面向华人的临时居住场所--“中国楼”就应运而生了,一些不懂俄语的华人记不住又长又拗口的俄语名字,就给它们分别起了“河北楼”、“新莫大”、“燕山”等名字。

这些“中国楼”有的是废弃的兵营,有的是工业用房,更多的则是俄高校已淘汰的学生宿舍。“中国楼”一般都是由有经济实力的外国人(包括华人)与俄罗斯人合伙,从业主手中承包过来,然后再零散租给来打工或经商的中国人。由于是转手再租,房价自然不低: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里打上两三个小隔断,每个隔断每月最低还要收费600美元。“中国楼”的生活条件普遍很差,房间里一般除了几张双层床就什么都没有了。很多“中国楼”的结构是筒子楼,没有浴室,也没有厨房,一个楼层只设一间厕所,且不分男女。然而即便条件这样差,对于大批不通俄语的中国小商人和打工者来说,租住“中国楼”仍是首选。因为同胞住在一起可以相互照应,而且有的“中国楼”里还开设有专门出售中国食品的小商店。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莫斯科市政府采取查封行动前,莫市各区共有大约30座“中国楼”。

虽然环境恶劣,但“中国楼”的大多居民比较本分 在这样的环境里居住,卫生和安全隐患自然不少。同时,围绕“中国楼”的经营管理,也存在着违规,甚至违法的地方。一些原“中国楼”的管理员和居民向记者透露,莫斯科市的警察、卫生检疫、防火等部门有时会以检查为借口,到“中国楼”来捞外快。对此,“中国楼”的居民们一方面本身就有理亏的地方(有人连合法身份都没有),另一方面也因为语言不通,与俄方人员沟通不畅,往往就奉上美元,“破财消灾”。华人在“中国楼”里的生活一愣疾话材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