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建于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的明僖王陵,主人为明太祖朱元璋的曾孙、第3代蜀王朱友(土旁加熏)。当初,仅26岁就早逝的朱友(土旁加熏),从身前的王位“走”进了这座历时两年建成的地下蜀王府。其地宫1979年被当地农民发现。
在规模宏大的地宫内部,可看到全长31米,以砖、石、琉璃构件仿当年蜀王府(俗称成都皇城)的明代修建。它分为三重殿、三进四合院布局,墓室的深处存放着棺木。地宫的地面都是由巨型的石头铺成的,其中最大的有4米长、1米宽、厚1米、重达20多吨。令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巨石并不产于本地,而是从远在90公里外的都江堰搬运而来。在人们只能用马车运输物品的500年前,这些巨石是怎样运送来的?
当考古学者第一次步入地宫时,发现墓室内早已数次被盗。专家们考证后认为,被盗的物品主要是当初陪葬的金银珠宝,地宫内余留下来的仅有580多件陶俑。专家们在陵墓前殿的墓顶上发现了一个直径为70厘米的盗洞。成都明蜀王陵博物馆馆长毛兴发说,地下宫殿有前、中、后三道大门,其中前两道都是关闭的,因为每扇门都有两吨多重,盗墓者无法打开。而从盗墓洞口来看,盗墓者似乎具有比现代的考古探测仪更精确的方法,他们准确地通过前殿顶部进入地宫,并从第二道大门上的空隙翻过,盗走了陪葬物品。目前专家们仍无法解释盗墓者是如何准确发现地宫并进入墓室的。
专家们扣击位于前殿的墓碑,墓碑发出空洞的回响。那么墓碑内部是中空的吗?考古专家在碑石的后部凿了一个小洞,却发现碑石并非是中空的。但为什么墓碑会发出空洞的响声?碑石来源于哪里?专家们尚无法解释。
进入墓室中殿,可以看到中殿大门上有81颗门钉,而在明代,藩王的级别是只能享受49颗门钉。但在这座明僖王陵中,朱红色的石门上不仅有81颗门钉,石门上甚至还雕刻着超出其地位的精美五爪金龙。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座地下陵墓超出了明代的藩王级别?这些谜团仍有待破解。
新华网
- 关键字搜索:
- 明僖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