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透视:疫情——另一场战争

 2003-04-01 06:5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美伊交战的海湾硝烟,不会弥漫到中国大陆和香港,不过,香港和大陆正面对另一场战争-疫情。非典型性肺炎,像一个幽灵在人们的街谈巷议中游荡。言者谈虎色变,听者毛骨悚然,可怕的阴霾笼罩着神州大地,恐慌隐袭着不少人的心绪。

伊拉克和中国多了许多相似的地方:两地都成为新闻中心,有关是战事新闻,有关是病疫新闻;从这里走来的人都不受欢迎:一个是难民,一个是病人;两地都被敌人包围:一个是军队,一个是病毒;各国都劝喻国人不要前往那两个不安全的地方:一个是战场,一个是病院;两地都必须每天向世界报数:一个报死人,一个报病号……

重灾区

香港更是重灾区。今日香港,就像伊拉克人全民抗战一样,全民抗疫。政府宣布全部中小学停课,100万学生9天不用上学;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1080人,连续10天向卫生署诊所报到,否则警方上门,违反者罚款5000港元或入狱三个月;入境的旅客和香港人都要填表,申报健康情况;大型集会和群众性活动纷纷停止,八成人戴上口罩上街,在这“口罩”都市,时时想到的是“保持安全距离”;饭店、食肆、百货业生意额大跌,航空、旅游业遭拖累,楼价急转直下5%……

至3月31日,香港已发生530宗感染个案,其中15人死亡,60人出院。10多个国家先后出现感染个案。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研究后3月28日确认,令全球胆战心惊的非典型性肺炎,源头是广东省佛山和河源;翌日,河源市人民医院医生却反驳说,第一个发现病例后上报不等于就是源头,源头是在深圳。不管源头具体在哪市,说广东省大概是不会错的。粤港两地每天有30万人次往来,香港就是被广东连累了。

控制传媒

最早的非典型性肺炎病例是2002年11月中旬在广东佛山、河源、中山、江门、深圳、肇庆等城市扩散。当时,有专家指出,该病传染性强,急需做好防护隔离工作。但这一重要意见没有得到高层官员重视。春节前后,非典型性肺炎终于在广州爆发。此时,当地传媒依然毫无反映。

2月8日中午,一条消息却悄悄在人群中蔓延:“广州发生致命流感”,它是以手机短信和口耳相授方式传播的。“广东移动通讯”短信息流量数据统计:2月8日,4000万条;9日,4100万条;10日4500万条。

这次风波来势之猛、影响之广是广州人记忆中前所未有。千百万双关切的眼睛,注视着南中国最富庶的广州城。数十小时里,广州城市生态发生变化。一些网站开始出现可怕字眼:禽流感、炭疽、霍乱……人们期待主流媒体给一个权威的说法,但所有媒体都保持沉默。耸人听闻的传言终于演变成一股风潮,市民抢购板兰根(中药冲剂)、白醋、口罩。

2月10日上午,在官方掌控下,媒体首次含糊其辞地报道:近期广州患“感冒”和“肺炎”的病人增多。中午,南方网谨慎地发布官方消息:广东省部分地区发现“非典型性肺炎”病例。下午,《南方都市报》用了两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事件,不过其它各报只发了一条四百字的官方通稿。 11日上午,广州许多市民守着电视机前度过,10点30分,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一种病毒引起“非典型性肺炎”,排除传言中所说的鼠疫和炭疽。11日、12日,广州主要媒体开始大篇幅详细报道这一事件,媒体的介入,迅速遏制了市民中蔓延多日的恐慌,公众场所的口罩族消失了,对板兰根、食盐、粮油的抢购潮平息,盐米醋的柜台前不再人头攒动,民间和网络上的流言也随之急剧减少。应该感谢手机短信,它的冲击迫使政府公开真相。面对非典型性肺炎的,是个"非典型性"政府,表现的是"非典型性"举措。

谣言止于智者,流言止于传媒的公信。"谣言"在成型前有三阶段,传言、流言、谣言。前两者都是小规模、低频率的自发性传播,一个谣言在成熟前经过那么长时间打造,为什么没有及时制止呢?当试图控制民间风传一时的不实流言时,首先要问:为什么没有早点把可以抵御这一流言的真相告诉人们?隐瞒比疫症更可怕。谣言之所以四起,恰恰是政府和传媒权威声音的缺席。

谣言四起

2月11日,官方公布非典型性肺炎造成广东省305宗感染,5人死亡。13日广东省政府说"发病基本稳定";19日广州市政府说"爆发势头已得到控制,没有扩散"。3月17日,广东省副省长和深圳市长还说:"没有证据证明,广东省早前的非典型性肺炎与香港的大规模发病有关。"此后,再也没有消息。直到3月26日,广东省政府突然公布,至2月底广东感染病例792宗,死亡31人,其中,广州感染病例680宗,死亡24宗。香港人如在梦中,完全失去警戒心,让疫症蔓延了三周。如果广东及早公布内情,就不会令香港政府措手不及。据悉,这是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压力下才公布的。

当地传媒未能发挥预警功能,尽早向公众传递病疫信息。事后已引发传媒的反思。其实,根子不在传媒,记者通过线索早已捕捉到病疫消息,但官方拒绝证实,传媒也不敢轻率报道,更被告之“稳定压倒一切”。

在中国大陆,国土那么大,手段又落后,疾病监控网络又不健全,要及时而准确搜集信息确实有客观困难,但政府出于投资环境和国家形象的考虑,从而对生命的漠视是否认不了的。

前外经贸部副部长、现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3月28日说:“香港传媒连日以非典型性肺炎作头条,我担心将事件大肆报道10天、20天、30天,这样下去谁还敢来香港,作为金融、交通中心,香港需要人气。香港人口600多万,得肺炎只有300多人,弄得像50万人感染的模样,香港不应有这样恐慌的局面。”龙的思维在中国高层官员中颇有“典型性”。

在诸多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中,最令民众翘首的无过于与他们生命安危息息相关的疫情类报告,官方不公布真相,谣言就滋生、恐慌就扩散。当代社会的传播路径的丰富性,已完全没有了"不透风的墙"。南京汤山投毒案、各地的煤矿事件、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爆炸案、北京两会期间的路透社事件……有教训、也有经验。政府--传媒--民众之间应该有理想的信息链接,过去政府什么都想“捂”的时代结束了。人们从中得到的启迪,远远不是一场疫情的化解,一个城市的设防。

(BBC)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