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的高度

 春节刚过,上海市重新启动的"世界第一高楼"的建筑,成为不少媒体的热门话题。

  中国人好面子,爱争当第一,这是一个不争的话题。所以,连高度都是不能逊人的,古时皇帝让人跪拜,就能要显示出自己的高大;民间的武大郎开店,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200多年前,有一个名叫马尔戛尼的英国人率使团来到北京,可当时连自己国土的版图在世界中的位置都搞不清楚的大清国的乾隆皇帝,非要人家屈膝跪拜方予以觐见,就是为了这个礼节,双方僵持了几个月,最后才以一条腿半跪的方式得到解决。一个虚幻的高度,终于满足了乾隆皇帝"老子天下第一"的虚荣心。不过,中国人爱争当第一的潜意识,却流传至今,还时时发作。

  其实,事事处处的争当第一,也不见得都是好事;而有时看来是好事的第一,也往往隐藏着隐忧。比如说,几十年前中国常常自诩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这世界第一的庞大人口,却成为沉重的负担,制约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还有中国的钢铁产量,10多年前就已达到梦寐以求的世界第一了,可产量上去了,质量却没达到第一,关键部位高质量的钢材,还得从国外进口,国家从节省资源考虑,时不时还要限制一下产量。所以,这样的第一,不当也罢。

  眼下,在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上海,又遇到了当不当世界第一的激烈争议,那就是停工5年之久的"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世界金融中心的重新启动,而且楼高从原先设计的466米提高到492米,不但远远超出了它身边420米的金茂大厦,也高出了马来西亚吉隆坡452米的佩重纳斯大厦,如果好梦成真,那无疑就会改写世界高层建筑的排名位置,雄踞世界第一摩天大楼的交椅了!据媒体报道,北京申奥成功后,也曾唤起不少人的"第一梦",有传言说在奥运村建设的世贸中心将高510米;接着又传出亦庄经济开发区将建520米的"世界第一高楼"。由于各方面的反对,这两个项目方予搁浅。不过,据说目前仍然有人在呼吁立项,要争当第一。

  现在,毕竟是时代不同了,与当年一窝蜂似的"大干快上"和抽风式的"赶英超美"、但也没人敢说半个不字的社会空间相比,这一次上海争当世界第一的工程,却引发了舆论界的强烈质疑和专家学者不少批评。有人从必要性、安全性、赢利性以及位置、造型、时间诸方面来具体论证,认为摩天大厦曾代表了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骄人成就。在20世纪,许多国家和地区热衷于建造摩天大楼。尤其是"9·11"之后,时移事易,许多专家都认为,从经济效益、环保安全要求、人文关怀、发展趋势等方面来看,摩天大楼都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不合潮流了。还有人置疑,建摩天大楼无异是一座"金融黑洞",这一点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难道我们还需要这样的"世界第一高"吗?因为它旁边的金茂大厦就是典型例子,有消息说,建造投资达到了每平方米2万元的金茂大厦,因为运营成本过高,每天一开门,就要花掉100万人民币。由此可见,目前上海超高层写字楼的日子并不算好过。但尽管如此,各种反对声浪似乎都挡不住决策者执意要建造世界第一高的决心,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上海建筑专家都一种表示,建设摩天大楼虽然并不经济,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建设世界第一高。还有一个大学教授甚至说:"这是上海财富和实力的象征。虽然我反对现代化,摩天大楼是城市的癌症,它会带来种种问题,可是我知道,建造这座摩天大楼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这就怪了,明明是知道不经济,这冤枉钱还是要花;明明知道是城市的癌症,这摩天大楼还是要建。既然"世界第一高"是财富和实力的象征,那么,现在拥有第一和第二高的的马来西亚,为什么人均GDP的世界排名,总在100名之外?为什么摩天大楼会带来种种问题,但还是要立项上马?而且这些经不起反诘、缺乏理性的强词夺理,还都是出自于专家教授之口。要知道,早都进入市场经济了,竟还有人干这赔钱赚吆喝的浮夸傻事,是头脑发热,还是有病?是不是刚吃上几天饱饭,就要撑门面,要面子,不把老百姓的钱当钱了?这世界第一排名的魔力,难道就那么大?在这总投资预计约68亿元人民币的巨大工程后面,是不是还隐藏着别的什么?

  历史的声音总是在启迪和提醒着我们。在以前,每遇到一项重大的决策,古罗马人就喜欢询问:Cui bono --谁得到了好处?在今天,当有些人非要不计成本、不顾后果地大花冤枉钱去争当一个世界第一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这样做,究竟谁能从中得到了好处?行文至此,又传来纽约世贸大楼重建方案敲定的消息,依照新方案,未来世贸大厦将建成高达542米的世界最高的建筑,这也意味着比上海的"世界第一高"要超出整整50米。面对这新的变数,对喜欢争当"世界第一"的上海人和中国人来说,又一次面临着窘迫的两难选择,是修改高度,冲刺第一?还是就此罢手,屈尊第二?这样的问题,该不会比哈姆雷特的那个"生存,还是死亡"更难回答吧!

本文留言

作者韩三洲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