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访中央党校教授暗贬江泽民

《北京日报》最近在其“理论周刊”上发表了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的访谈录,访谈中有针对江泽民的言论并由此引起了一场人们关注的“风波”。这场“风波”目前不大,但背后却是进步与倒退两种力量的斗争,也可说是江泽民与胡锦涛暗斗的折射。

十六大后,京城似颇平静。但是一般人看下到的暗涌还是有的。甚至有的暗涌已经涌上水面,变成浪花。

*中央党校教授访谈暗贬江泽民

《北京日报》,最近在它的理论周刊上发表了王长江的访谈录,引起了一场人们关注的“风波”。王长江是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访谈时说了一些被认为针对江泽民的话。

王长江说:“十四大之前反和平演变的呼声很高,我当时在中央党校参加第三次党建研讨班,被人称为‘反和平演变班’,当时的论调尖锐到不是讨论中国会不会演变的问题,而是讨论谁是导致中国有可能演变的戈尔巴乔夫。之后,上报中央的会议纪要认为,提‘一个中心’是不对的,应该提‘两个中心’。因为只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把政治中心置于何处?政治中心是什么,就是应该以反和平演变为中心。我国的道路面临又一次艰难抉择。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扭转了整个国家的战略方针,它给十四大确定了一个基本方向。

北京一位理论权威给这段话作了这样的解读:从一九八九--一九九一年(十四大之前),当时的总书记江泽民以“反和平演变”对抗邓小平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而且倡言另一个中心i:反和平演变的政治中心。江等还暗地里把邓小平视作搞和平演变的“中国的戈尔巴乔夫”。这时候,中共处于改革开放还是保守倒退的关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才刹住了江泽民的倒行逆施,“扭转了整个国家的战略方针”。

*“三个代表要靠实践”

王长江谈到十四大至十六大的历程和江泽民的“七一”讲话、“三个代表”论时有这几段话:

“十四大又大大往前进了一步。以后是不是就没问题了?不是。对于国家该往哪里走的问题,十五大之前国内各种声调都有。”

“十六大应该怎么办?是‘放’还是‘收’?是墨守成规还是要再往前走一步?就是‘七一’讲话之后,反对的声音也不小。”

“‘三个代表’仅仅是一个破题,千万不能看成是以往内容的延续和认定。”

“‘三个代表’光推理不行,还要靠实践。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看一个党是不是先进的,要放到历史进程当中去考察,要看这个党在推动历史发展进程当中的作用。换言之,就是说不是看说了些什么,而是看究竟做了些什么。‘三个代表’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因此应该把‘三个代表’视为根本准绳,按这个标准来做,党才能真正走在前面,否则理论就与事实脱节了。是否先进需要客观标准和具体数据,否则无法具备公信力。”

这几段话,针对性是很鲜明的,不应当是非解读不可了。

*《访谈录》传受到“警告”

王长江对十六大是给予好评的。他说,“十六大召开以后,出现了振奋人心的局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话的含意也是清晰的。江泽民下台了,倒退的危机消除了,这局面不是颇为“振奋人心”的吗?至少,可以说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吧?

不过,反对保守倒退的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北京日报》发表王长江的访谈录受到广大读者、有识之士的喝采,但传说又受到“警告”,说这篇有理据的、实事求是的文章“太出格了”。

据说,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对王长江教授的访谈大为不满,那是可以理解的。文章所针对的,正是曾的大恩师、大后台,他怎能不恼怒?在曾看来,访谈录是公然揭了江泽民的老底;十六大期间,江及其手下歌颂的是江的十三年“光辉政绩”,而访谈录竟然给江泽民们浇了一大盆冷水:江不是功勋辉煌,而是过失显著。由此推论,江家班便成为改革开放的阻力,在老百姓冀求政治改革的时刻,他们承受的打击是沉重的。

*曾庆红拟借题发挥

据说江泽民、曾庆红恼恨的不止一个人,而且对中央党校一批思想开放、有正义感、服膺真理的高层干部也看不顺眼。他们认为这是前任校长胡锦涛留下的“不良政治基因”。党校一些工作人员预测,曾校长是要抓住言论“大出格事件”借题发挥,在中央党校暗搞整顿,这涉及意识形态层面,也将波及人事组织。

当然,如果他们真的乱搞一通,他们将更暴露他们自己的歪心。

*进步与倒退两种力量的暗斗

北京传媒界和知情者都不满曾庆红们的举动。人们由此看到,十六大后出现的非江苗头和改革呼声,正受到江家班势力的冲击。这场风波目前下大,但实质是进步与倒退两种力量的斗争,也可说是江泽民与胡锦涛暗斗的折射。这个斗争看来是会贯穿十六大至十七大的全过程的。

动向2003年2月刊

本文留言

作者作者:罗冰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