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空总署认错

哥伦比亚号在空中解体的原因仍在调查之中,初步相信是穿梭机外置燃料缸一块隔热泡胶在升空时飞脱,击中穿梭机左翼导致机身受损所致。不过,太空总署在哥伦比亚号起飞后认为隔热泡胶飞脱并不碍事,因此未有采取补救措施。在惨剧发生后,穿梭机计画主管坦承太空总署当时可能判断错误,最终铸成大错,但即使当时知道这问题的严重性,其实亦无从补救。

东方日报报道,在哥伦比亚号升空第二天,太空总署已知道那块飞脱的隔热泡胶击中左边机翼,可能会连带撕脱机翼上一些用作隔热的瓦片,但由于穿梭机上没有携带后备的隔热瓦片,故此机员亦无法自行修补。

四种可行方法及成功机会
派另一架穿梭机救人

惨剧发生后,有人认为太空总署其实可派遣另一架穿梭机施救,这个做法在理论上可行,正常来说,筹备穿梭机升空需四个月,但穿梭机的管理人员指出,当遇上危机时,他们可用少于一周的时间安排穿梭机升空,大前提是该架穿梭机已在放射台上。以此推论,太空总署大可以派出当时已准备放在放射台上的亚特兰蒂斯号升空,假使亚特兰蒂斯号只载 两太空人升空,机舱便有足够位置容纳哥伦比亚号的七太空人。

逃入太空站

有人认为太空总署可指示哥伦比亚号的太空人弃船,然后爬进国际太空站逃生。但这个方案似乎不切实际,尽管哥伦比亚号和国际太空站曾经仅相距数百英里,但两者位于不同轨道,哥伦比亚号根本没有足够燃料驶往国际太空站。而哥伦比亚号没有配备接合环,即使它勉强航行至国际太空站,也无法与太空站接合。

自行维修

假如哥伦比亚号太空人走出机舱,以太空漫步的方式检查和修补损毁机翼,他们又是否可以逃过一劫?答案同样是否定的。根据穿梭机计画主管迪特莫尔曾表示,哥伦比亚号内没有用作修补飞脱泡胶的器具;尽管其中两名太空人曾接受太空漫步训练,但两人都只懂得做简单的紧急维修,例如解开卡住的无线电天线和修理被堵塞的门闩;再者,进行太空漫步达至机翼底部同样是死路一条,机翼既没有可供太空人抓住的地方,太空人也没有配备喷射包将自己推向机翼底部,他们最终可能浮游至外围,永远没法返回哥伦比亚号。

改变降落方式

理论上,太空总署可令哥伦比亚号以较平面的角度穿过大气层返回地球,藉此减低穿梭机的热力。不过,这个方法同样危机四伏,原因是穿梭机的回航速度将会过快,太空人同样是九死一生。

总括来说,无论太空总署有否采取补救措施,哥伦比亚号的太空人同样无法逃出生天,他们可能被困太空数个月,当哥伦比亚号气数已尽时,它和七名太空人便会变成一团火球直堕大气层,惨剧同样不能避免。

太空总署未做三件事

用望远镜或卫星检查

太空总署起初认定隔热泡胶脱落不构成安全问题,故此并无尝试用地面的强力望远镜或间谍卫星检查哥伦比亚号的左边机翼。太空总署曾考虑用间谍 星拍摄哥伦比亚号的图象,但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过去用卫星所拍的穿梭机图片模糊不清,作用不大。

由国际太空站代为检查

哥伦比亚号升空两周以来,它和国际太空站曾多次在数百英里的近距离相遇;然而,太空总署没有要求国际太空站的工作人员利用他们的摄影机检查哥伦比亚号的机翼。

由穿梭机员自行检查

太空总署也从来未考虑指示哥伦比亚号的太空人走出穿梭机,以太空漫步的方式检查受损的机翼。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