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培养博士水准低劣的三大因素

一,博导知识陈旧,学术水平低

目前中国的博士生导师,大概有三类人。一类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属老一辈。这类人目前是中国学术界的主力,但当年他们读书时受苏联影响,知识结构单一,研究手段陈旧,与现代科学前沿方向严重脱节,许多老先生读不懂英文文献,不会发email,不知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方向,这样带出来的学生,水平可想而知。第二类是当年的知青,工农兵学员,文革后读了个研究生或公派留学,年纪大,国外不好混,就毅然归国。这类人经过文革洗礼,心思根本不在做学问上,一心想做官往上爬。如今中国大学里的中层官员,多见这类精通厚黑学的人的身影。第三类就是近年新提的80年代的大学生研究生,笔者在国内的同学不少这两年都提了教授,博导(据他们说,给俺弄个兼职教授也易如反掌) 。这类人尽管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多有出国访问经历,也接触了世界前沿,但毕竟经验积累不够,资历尚浅,人数不够,短时间内难以担起大梁。

这就是中国学术界学术代头人的现状:知识老化陈旧,人员参差不齐,普遍学术水平低,不具备把握本学科前沿方向的能力。他们带出来的博士生,而且是大呼窿地一带十几个的粗制滥造,能有多高水平?

笔者觉得,中国提高博士导师水准的途径在于,一方面大力提高国内年轻一辈的学术水平,多把他们送到国外进修访问,让他们接触到世界最新科技前沿;另一方面设法大力从海外招聘受过西方学术训练,在西方学术机构中有过研究经历的学者。可以不必一定要有faculty职位,PostDoc这样的Research Associate也可,只要专心回国踏实干,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只要给他们条件,环境,投入产出比兴许比那些光要钱,不干事的“两头跑”的光环人物好得多。我要是国内的大学校长,就把目光放在这些年轻人,一所大学能招回十几个这样的国外的Ph.D. ,学术水准必然大有起色。

二,培养体制落后,目标不明,方式陈旧

博士学位作为最高级的academic degree (区别于professional degree) ,其培养目标应当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级人才。这一学位应当提供最高级的学术训练,以培养受训者的研究能力为主要目标,而非书本知识的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靠相当一段研究工作时间和一定的工作量来保证的。在英美的研究型大学,科学和工程类的Ph.D. 一般都需要5-6年时间(甚至更长) ,修课时间1.5 - 2年,其余的3-4年时间都是做研究,待毕业时,其研究工作具有相当的工作量,就算不是一流的工作,也保证学生受到了足够的科学训
练,具有了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反观中国的博士生培养,考上后总共只有3-4年时间,其中头一年还是修学位课,剩下短短的2年时间能做什么事?结果是,中国的博士生往往给人感觉是在硕士后再多修了几门课,再糊弄一篇学位论文,学术素质和研究能力较硕士生并无大的区别。笔者在国内读的硕士,目睹group内博士生的庸劣,感觉在国内读博士纯属浪费时间,因此出国攻博。

中国应该修改博士生培养计划,应从本科生招生,培养时间至少应5-6年,论文研究时间保证至少要有3-4年。应让硕士生与博士生有本质差别,前者着眼于高级专业培训,后者则是高级学术研究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和培养手段上应有质的差别。

三,管理不严,学风败坏,粗制滥造

中国的博士生人数据说是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别忘了,美国是给全世界提供了教育培训) ,而且按教育部的“大跃进” 计划,2008年就将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更不可思议的是:中国的博士生毕业率也是世界第一!淘汰率不到1%。我曾听到一个非正式的说法,在美国前100名大学招收的Ph.D.学生中,最后拿到Ph.D. 学位的大致为25%,有75%的人都半路转走或淘汰了。UC Berkley的计算机博士生系的Qualification考试是出了名的“鬼门关” ,每次都有一半的学生被刷下。笔者读博的大学在全美只排到50名,但当
年的博士资格考分笔试,口试两关,笔试就有25%的人刷下(经研究生院院长特批可再考一次) ,最后拿到博士学位的人真的只是入学时人数的25%有许多人拿个Master就走了) 。

而中国的博士生毕业就轻松得形同儿戏,考上就没有毕不了业的。近闻国内几所好一点的大学对博士生毕业必须有核心期刊论文的要求引起一片哗然,其实,在美国较好一点的研究型大学,哪一个对Ph.D. 毕业没有publication的要求?这有什么奇怪的?其实,只要你的dissertation research工作量到了,发表论文根本不成为问题,关键是看你的工作水准。觉得中国的博士培养应以一定的淘汰率来保证质量,考虑到中国教育资源的宝贵性,25%的淘汰率应该比较合理。应该让博士生明白,并不是进校就能保证你拿得到学位,
这需要hard working and talent,这是一个commitment。

其他的中国博士学位中的权钱交易,秘书代听课,首长拿博士。。。之类就不说了,象吴胖子那样写本“世界传播中国之大国策略” 之类狗屁不通的小册子就拿了复旦的博士学位之类的事,实在是砸复旦的招牌,让人感觉复旦还是不脱解放前一野鸡大学的本色。近来又听说著名的“奥运冠军” 邓亚萍准备以“2008年奥运对中国的影响” 为题到剑桥去拿博士,让我们试目以待,看没落的英国人是不是真的要大甩卖他们的学位。另外,国内的在职博士授学位也是个大问题。笔者当年在国内大学的同学,同事,两年不见,全都博士黄袍加身,得来容易。一问,纷纷都是近水楼台,不用考试,现成的原来的导师,胡乱做篇论文,仅仅两年时间,全都“博士” 矣!真让
我们国外的人目瞪口呆。据说,教育部大力推进高校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率,这种在职博士算是速成班的一种。至于水平如何,现成有一例子----笔者原来国内的一个同学,拿了在职博士,后来又联系来美攻博,我问他已有了博士,何必再吃这个苦,他自己苦笑道,那个学位是糊弄来提职称的,根本没学到任何东西。近闻北大经济学院停招在职博士,大概也是意识到了这种种的弊处。

上面是笔者个人对国内博士培养制度的一孔陋见,限于个人学识,难免挂一漏万。尽管我对中国培养的博士作了不客气的批评,但不可否认,国内土博士中仍有姣姣者,仍有不少优秀人才。笔者无意否定全部的中国培养的博士,只是想分析,针砭一下国内博士培养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和腐败的学风。谬误之处,请读者斧正。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