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时报:中国向北韩出售20吨核武化学品

(美国之音记者陈苏19日报导) 中国政府星期四否认美国《华盛顿时报》做出的中国一家公司向北韩出售可以制造核武器的化学制品的报导。而《华盛顿时报》的记者则说,他的消息来源于美国政府情报部门,报导真实可靠。

*格兹:消息来源可靠*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星期四的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问时,否认了美国的《华盛顿时报》报导的中国向北韩出售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的化学制品一事。《华盛顿时报》本周二发表的一篇报导说,中国的一家公司向北韩出售了20吨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可以用来生产核武器裂变材料。刘建超说:“《华盛顿时报》经常发表一些别有用心和不负责任,也是毫无根据的报导。”并说这篇报导不值一评。《华盛顿时报》记者比尔·格兹是该报的中国事务记者。他撰写了这篇报导。格兹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他的这篇报导来自美国政府可靠的情报来源。

*20吨TBP化学制品*

格兹说,中国一家公司向北韩出售的这20吨TBP化学制品即可以用于商业用途,用来制造油漆、墨水和其他塑料制品,也可以用来加工使用过的核反应堆燃料,从而得到可以制造核武器的材料。他说,根据美国情报部门的情报,这20吨TBP化学制品是北韩为了它的核武器项目而从中国进口的。格兹说,他所做报导的真实可靠性是有记录可查的。格兹说:“我所报导的中国向北韩运送化学制品的报导是美国政府官员提供给我的,是建立在可靠的情报来源基础上的。我可以说,消息的准确性是百分之百。我报导消息的准确与可靠性可以追溯到有关中国在90年代末期向巴基斯坦出售磁环一事。”

格兹说,数年来他还报导了一系列中国武器扩散问题,其中包括中国的公司帮助伊拉克建立光纤通讯系统的报导。他说,他的这些基于事实的报导见报后往往导致美国政府行动起来,制止生化武器,导弹技术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其中包括美国政府采取制裁中国的公司,以及制裁伊朗,伊拉克和北韩的行动。

*出口管理漏洞难免*

分析人士注意到,历来出现有关中国扩散武器技术的报导时,中国开始时都矢口否认,过一段时间往往说说这些报导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到最后面对事实的时候则说“这是企业行为,政府并不知情”。美国加州防扩散研究中心研究员袁劲东说,中国近年来认识到武器扩散,特别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即不利于地区安全,国际安全,也不符合中国安全的长远利益。中国近来从整体上对出口管理和法规做了重大调整和加强,8月份出台导弹与导弹技术出口管理条例之后,10月份又出台生化物品管理条例和出口清单,并加强了现有军用品的出口管理。 袁劲东说:“中国20年来的改革开放,很多过去是国有指定的出口公司,现在国家的化工部(的公司)都解体,都变成公司集团。中小企业从事化工品生产的也很多。据外国的分析报导,有2千家化工企业可以生产列在化武公约和澳大利亚集团控制清单(上的产品)。”

袁劲东说,美国的出口管理机制是在40年代末期建立的,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远远大于中国,可是至今仍然不断发生美国公司违反出口条例的现像。而中国在海关出口管理控制等方面刚刚起步,很难说就没有漏洞,象以前在核材料的出口方面也出现过问题。袁劲东说,虽然他没有证据说中国的公司肯定没有出口化学物品给北韩,但是他认为,现在这一报导的出现是《华盛顿时报》长期以来奉行的对中国不友好的政策有关。出口违例化学物品违背中国政府的政策,中国政府从中得不到什么好处,北韩发展核武器也不符合中国利益。

袁劲东认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目前这个敏感时期捅出中国向北韩提供化学物品的消息。他说,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华就是为了美国与中国协调如何解决伊拉克与北韩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的。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