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文明消亡是自毁?

兴起于4000年前的玛雅文明曾经辉煌一时,被认为是中美洲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始祖。然而在1050年前,玛雅文明却突然神秘消失。在长逾2000年的过程中,玛雅人几度自发撤离他们建起的位于低尘沼泽地带的城郭。直到19世纪,人们才在静穆千载的密林深处被他们的遗迹震撼。他们究竟为何放弃家园?
  几度迁移千古难解空城计

据近日出版的俄罗斯《真理报》报道,美国人类学家的考古发现给出了答案:玛雅人乱砍滥伐的集体行动,严重破坏了原始城郭天然的水循环系统,缺乏饮用水的玛雅人被迫大举迁移,流散他乡。

  19世纪,在中美洲北起墨西哥南部尤卡坦半岛,南至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直抵秘鲁的安第斯山脉的广阔丛林间,考古学者发现了170多处废弃的古代城市遗址,这就是玛雅文明。它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因为它的“断代”迹象如此明显而难以解释:4000年前,玛雅人已经建造了功能齐备的城市,发展出复杂周密的储水系统,知道一年约等于365天,并在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建起了巍峨的阶梯金字塔。然而这种文明几度迁移并于1050年前基本消亡。同一历史时期,中美洲太平洋沿岸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战争的迹象,也没有严重天灾的记录流传。

  以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地理学家达宁与人类学家斯卡伯勒为首的研究人员,根据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开了玛雅文明出现断层的千古之谜,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地理协会最新一期的年报上。研究人员判断,玛雅文明的大迁移、大断层,其实完全属于“自作孽,不可活”的类型。

  滥砍树林永久水库变沼泽

  原来,最早出现在太平洋沿岸的玛雅城邦,一般建于4000多年前就已存在的非常稳定的永久性湖泊附近。这原本是玛雅人生存智慧的体现。但这些湖泊却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后150年的500多年间,突然转变为季节性沼泽,每年仅7至11月能保持湿气和水分。这样的水源,自然无法供应正处于人口密集、经济鼎盛时期的玛雅城邦的需求,迫使玛雅人举族大迁移。这一切,完全是因为玛雅人无节制的砍伐城邦附近的树林。

  玛雅城邦的扩大,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后者又进一步发展农业、砍伐作为城邦水库的湖泊附近的森林。从达宁等人采集的沼泽(早期湖泊)水下沉积岩样本来看,位于水下数英尺深处的主要是泥炭沼,含有丰富的花粉、树种以及水生植物残骸,显示当时的湖泊水源充沛稳定。但是,在玛雅人口增长的同期,对应的地层沉积岩中,却出现了类似粘土的沉积层,显示这时湖泊水面骤然下降。

  这是由于湖泊天然的水循环系统在湖畔树木被大量砍伐、水土大量流失后,已无法维持稳定,水面时涨时退。一旦经历雨季,湖畔表层土石就会被冲进湖泊,污染湖水并降低储水量,导致玛雅人不仅没有农业用水,连基本的饮用水都成问题。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