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教育:掏空了消费者钱包

专家认为,高价教育非但没有成为拉动内需的经济新亮点,相反,它给居民的消费需求带来不良影响,削弱了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效果

  对于浙江省嘉兴市的朱女士来说,8月份的经济开支压力比平时要大得多,因为上幼儿园中班的女儿开学要交费了:管理费保育费750元,代管费125元,体检、杂志、饮水费65元,科艺费250元,保险费20元,九、十月份的餐点费、搭伙费160元,合计是1370元。“今年比去年好--去年为了让孩子进这个幼儿园,还额外交了1000元赞助费。”话虽这么说,但和丈夫加起来月收入约2500元的朱女士还是决定,暂时放弃购买电动自行车的打算,毕竟孩子的教育开销应该优先。

  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即使自己节衣缩食也无怨无悔,只要孩子将来有出息花钱再多也心甘情愿。这恐怕是时下大多数家长的共同心态。

  但是这种现象却让专家担忧--最近,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和湖北省城调队针对高价教育现象对湖北省宜昌市城区进行了一次居民家庭住户调查,发现今年上半年该市城区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由1996年的93.12%下降到81.33%,下降了11.79个百分点,而平均储蓄倾向则由1996年的6.88%上升到18.67%,上升了11.79百分点。参与调查的专家认为,高价教育非但没有成为拉动内需的经济新亮点,相反,它给居民的消费需求带来不良影响,削弱了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效果。

  高价教育愈演愈烈

  调查显示,高价教育主要表现在名目繁多的不合理收费,一是兴趣班、特长班、艺术班过多过乱,收费随意性很强,而且还不开发票;二是收费名目增多,一些学生从未在学校补过课,但报名时却要收取补课费,一些学生在学校既不喝水也不吃饭,却要交搭伙费;三是一些学校将下午放学后至17时之间的时段设为晚托班,有偿服务,价格偏高而且不提供发票;四是一些学校借硬件设施改进的机会,提高收费标准,譬如某学校只改造了男生宿舍,却在大幅度提高男生宿舍收费标准的同时也提高了未改造的女生宿舍收费标准,另外一些学校还向学生收取计算机上机费、多媒体设备费等。

  据调查测算,今年上半年宜昌市教育收费标准比去年同期上涨7%(尚不包括隐性乱收费部分),影响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了0.65%。居民教育支出猛增,教育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比例迅速扩大。上半年被调查对象每人每月教育性支出达到45.07元,比去年同期净增15.15元,增幅高达50.64%。其中学杂费支出为24.5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7.4%。上半年居民教育支出占居民全部支出的比重达9.44%,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7个百分点。

  抑制高价教育,释放消费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城市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7元,按同口径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7.5%。农民现金收入也实现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上半年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仅为73.0%,比去年同期的74.3%还下降了1.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相对收入增长而言,仍然偏淡。

  另外,虽然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状态,1-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8%,但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的学杂托幼费一直呈现上涨态势。

中国经济时报

本文留言

作者邹建锋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