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亿年前 超大陨石撞地球

科学家22日表示,经由研究古代微细结晶体内的铀元素衰变而得知,卅五亿年前可能有一枚超大陨石撞击地球,而导致当时单细胞微生物几近灭绝,从而影响到生命的进化。

本研究由路易斯安纳大学、史丹福大学及“美国地质学研究”三支团队合力完成,刊登在今天出刊的最新一期“科学”期刊上。专家估计,卅五亿年前的该枚陨石宽约十二到卅英里,比咸信在六千五百万年前撞击地球而造成恐龙大灭绝的陨石,要大上一倍,而释放的能量则至少大十倍。

专家表示,卅五亿年前该陨石撞击地球时,必然杀死当时地表及海洋表层的唯一地球生命,即单细胞微生物,把它们化为蒸气。陨石撞击,激起极厚的灰石,铺天盖地,同时造成全球海洋巨大海啸,把早期地球的各大陆洗刷清空。

路易斯安纳大学地质学教授、研究主撰人拜尔利表示,当时能幸存下来的生物,可能只有海洋深处的细菌。唯当时鲜有化石纪录留存迄今,科学家也很难描述该陨石撞地球改变生命存在的方式。

科学家表示,月球表面满布巨大陨石孔,让科学家推想到地球在更早之前,可能遭到更大的陨石冲击。致密而巨大的陨石群撞击地球,可煮干海洋,而让最早生命降临地球的时间,延后到最早在卅九亿年前。

卅五亿年前的陨石撞击地球今日并未留有陨石孔,但是拜尔利教授及史丹福大学地质学教授劳威廿年前发现该撞击的蛛丝马迹,那便是由南非到澳洲西部的古代岩石当中,有完美球形的砂粒,两位科学家推定,那些砂粒可能是因撞击后,岩石蒸腾到天空形成砂云,然后再落到地面时形成的。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