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与新班子周一中午亮相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正式公布主要官员问责制的官员名单,这是香港主权移交以来最重大的政务改革。

香港过去一直由公务员负责制定和执行政策,在新制度下,特首董建华挑选的问责官员将负责制定政策,而公务员则只执行政策。

董建华与新领导班子在香港时间周一(6月24日)中午亮相,董建华表示,这是香港新时代的开始,香港的管治将变得更开明和进步。

不过,香港民主党派对新制度存在不少怀疑,他们认为董建华挑选的问责官员只对董建华负责,不受香港市民或立法会的监管,这将使北京中央政府扩大在香港的政治影响力。

他们也担忧,董建华只会任命一些唯命是从的官员。

现任公务员

董建华在周一记者会上强调,如果问责官员出大错,尤其在品格方面,一定会采取行动。

新的领导班子包括“3司11局”问责官员、廉政专员、特首办公室主任等,其中6人为现任长俸制的政务官,他们需要放弃这个所谓“铁饭碗”才能成为问责制官员。

香港媒体报道说,虽然这些资深公务员需要放弃公仆生涯,但由于他们接近退休年龄,因此可以即时领取退休金。而他们当问责官员的薪酬也比当政务官的高。

现任政务司长曾荫权、财政司长梁锦松、律政司长梁爱诗将会在问责制下留任。

利益冲突?

BBC在香港的记者格拉玛蒂卡斯表示,部分问责官员的人选引起争议。

比如新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马时亨,他被认为同富商的关系过分密切。

马时亨接受任命前是香港电讯盈科的财务总监,拥有电讯盈科的股份,根据香港报章周一的报道,马时亨表示将会陆续出售这些股份,使他不会有利益冲突。

此外,BBC记者说,环境运输及工务局长廖秀冬同烟草商的密切联系也受到非议。

董建华的新领导班子面对严峻的挑战:7.5%历来最高的失业率、公务员团队面对减薪的威胁而出现的怨愤、以及通货紧缩等问题。

香港舆论表示,香港民众均观望董建华这个新班子是否能领导香港走出困境。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