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否应该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在布什总统访问俄罗斯,与普京签署美俄裁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新协定后,中共红色政权越来越感受到,美国表面仍然将恐怖主义视为最大的敌人,但实际上则把中国当作潜在的最大战略目标,即使是反恐的全球布局,也不无收紧对中国围堵的实际考量。美俄关系拉近,是破中国以俄制美的局;国防部长拉姆斯斐尔德走访新德里,在斡旋印巴危机的同时,也开拓了“前所未有”的美印深层次军事合作,其中不排除迫使印度同意美军使用印度的港口和军事基地;在中亚,五角大厦迄今已在邻近阿富汗的九个国家建立了十三处军事基地;在中东,布什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已显示必将其置于死地的决心,并藉此掌握对中东能源的控制,把北京锁定为能源新供应来源的印尼列为反恐重点,而中国百分之六十的能源需求依赖进口,正是其经济发展和军事战略的致命弱点;至于用导弹防御系统联络美日澳台,形成对北京的军事包围,早就成美国的“司马昭之心”。
面对美国的战略挑战,北京在因应对策上出现两种思路的争论。温和派竭力减低美俄和好带来的冲击,强调继续对美国韬光养晦,有助于赢得时间壮大国力;但强硬派则主张迅速扩张军备,以美国为假想敌积极备战,准备于短时间内在台湾问题上与美国摊牌。
从江泽民的频频做秀来看,他表面上是温和的亲美派,主张与美国维持良好关系,利用美国来塑造中国经济开放的形象,吸引西方技术和资金,在坚拒西方式民主改革的前提下,让中国在经济上迅速与世界接轨,除了拉拢西方的商人势力制约他们的政府减少甚至放弃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也盼望由此提升中国整体国力。
但是,面临布什强硬的对华政策,尤其是倾斜台湾的政策,以及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权力交班的时候有可能争取保留军委主席的席位,他一方面频频出访,利用全方位的订单外交,以金钱诱惑压倒道义考量,来补强中俄关系和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在中东与美国所称的“邪恶国家”握手言欢,牵制美国的中东政策,在印巴危机上尽量站在中立立场斡旋,改善与印度的关系,在东亚,努力平息与日本南韩的外交纠纷;另一方面,在对美问题上开始放松对强硬派的制约,导致扩军论甚嚣尘上。最典型的例子是在最新一期官方期刊“国际展望”上,北京的军事专家发表文章,呼吁迅速建立中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来防御美俄等军事强国的导弹攻击,以及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周边国家地区导弹的攻击。
中国发出与美国进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军备竞争的资讯,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人们记忆犹新,美国里根总统在八三年三月八日发表演说,把苏联定位为“邪恶的帝国”,三月二十三日,他倡议“星球大战计划”,这一系列政策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北京共产党政权万一也被美国拖垮,那可怎么办?
今天,人们把布什总统比喻为当年的里根,把中国比喻为当年的苏联,把导弹防御系统部署比喻为当年的“星球大战计划”,只差布什没有公开宣称北京是“邪恶轴心”,而美国众议员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海德已经呼吁白宫仿效里根,作出类似的宣布。
虽然一些媒体吹嘘中国经济起飞很快,但事实上在全球九万多亿的制造业产值中,中国只占百分之五,而美国与日本的比重分别超过百分之二十与十五;与美国三千七百九十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相比中国十分之一都不到。这样悬殊的力量对比,将毫无疑问地把中国在军备竞赛中拖垮。
在这过程中,海峡两岸关系会发生危机,北京的经济改革会破产,社会矛盾将激化爆炸,中国可能要四分五裂,这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中国的安全,根本不能建立在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基础之上,这样走,也许会重蹈苏联覆辙,而且结局更惨。
因此,我们认为,江泽民和中共未来领袖如果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话,应该遏制解放军中的强硬派路线,以渐进但果断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来迎接美国的挑战。把人民的权利交还给人民。如此,一个民主的新中国不但可以带动现代化的发展,解决两岸纷争,而且也可以用公义的原则制约美国的霸权,使强大的中国成为世界和平的正面积极力量。
这样做对国家民族幸甚,对台湾海峡对岸幸甚,对亚洲甚至世界幸甚,唯一受到威胁的将可能是中国共产党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以及他们对中国社会的黑社会般的控制的最终崩溃。
世界日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