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戒烟门诊怎一个“撑”字了得
今天是第15个世界无烟日,北京市的戒烟门诊已从原来的15家减少到了两家,药店里出售的戒烟产品更是“凤毛麟角”。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副会长张义芳在分析戒烟市场逐渐萎缩的原因时说,我国烟民人数呈上升趋势,戒烟意识却在下降。安贞医院戒烟门诊负责人杨晓辉说,“每月前来戒烟的患者顶多有一两位”。患者越来越少,杨大夫只能用“撑”字来形容戒烟门诊的生存现状。朝阳医院戒烟门诊的情况稍微好一些,平均每周4人次。门诊医师汪俊英说,就诊者的年龄层次越来越低,不少是被家长领来的中学生。据了解,1996年时,北京曾在15家医院开设了戒烟门诊,但六年过去了,只剩下了两家,其根本原因就是患者太少。
和其他药物相比,药店里货架上的戒烟药品更是寥寥无几。椿树园一家药店的女售货员告诉记者,以前药店进过好几种戒烟药,“但总没人买,索性停止进货了”。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医保全新大药房和金象大药房,发现药店货架上的戒烟药品只有一种“戒烟贴”。医保全新大药房的一位男售货员说,这段时间只有一个韩国人经常光顾这种戒烟贴。
据副院长王辰介绍,北京现有的518万烟民中,只有16%的人有戒烟意向,真正能下决心戒掉烟瘾的就更少了。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副会长张义芳分析,首先是吸烟者尚未真正了解烟草对人体的危害。据统计,我国每天约有2000人死于烟草引起的各种癌症。其次是社会为吸烟者提供了一个过于“宽松”的环境:吸烟是时尚,敬烟是礼貌,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感受不到心理压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北京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4k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