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父亲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他在成长中与别的孩子相同和不同的东西。
李多思曾是珠海香洲区一个非常普通家庭的孩子,父亲李子木是一个普通工人。1993年他读小学三年级时父母从天津调来珠海工作,他进入了珠海第一小学读书。因为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所以李子木便把人生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从各方面塑造这棵小苗。李多思小学二年级因品学兼优当上班长,三年级以全年级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当上大队长。来珠海后成绩一度下降,随后很快回升。那时候,李多思在学校小有名气,经常代表一小参加珠海市和广东省的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比赛,并多次拿奖。1996年,李多思被保送到珠海一中学习。
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李子木课余为儿子安排了各种学习计划。李多思学过手风琴、钢琴、萨克斯、滑冰,在珠海TPR英语学校学过两年英语,父亲希望孩子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李多思还被灌输一个观念:家里很穷,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挤出学琴的钱不易,挤出学英语的钱也不易,所以你必须刻苦努力,对得起这笔来之不易的学费。李多思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压力比别的孩子大,比别的孩子懂得珍惜,到一中后,他就成了校乐队的成员,在TPR学习,老师的评语是:用心学习,抓住每个机会讲英语。
美国故事
李多思的父亲说,我常常想一个问题,我的孩子是不是没有别的孩子幸福。李多思1997年随母亲去了美国旧金山,初到美国,他们的生活条件恶劣到极点,住地下车库,睡在沙发上,母亲忙于打工。这时李多思从小养成的自觉、勤奋的特质显现出来,他以惊人的毅力,仅4个月就从专为新移民办的双语班跳入美国当地学生的班。李多思回忆,我真是心存感激,在珠海TPR两年的英语学习帮助很大,使我在最短的时间里过了语言关。
李多思的父亲给我们看了李多思从美国寄回的信和信封。信封是李多思自制的,信纸是从珠海带去的超薄纸,两面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每一分钱对他都很重要,他干过擦汽车、看小孩、送报纸,还参加各种比赛,目的就是挣钱,比如一次作文比赛获得冠军,得到奖金100美元。他用自己赚来的钱买书、请家教补习英语。199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旧金山市唯一的重点高中。当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哭了。很难相信,一个新移民语言刚刚过关,写复杂作文语法还会出现问题,竟能考上重点高中。
李多思在美国和记者通电话时说,从小培养的自信心、上进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使我获益匪浅。这里强调的是综合素质,“不要一个人手,要一个人物”。李多思在学校是一个活跃人物,他多方面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他是学校投资俱乐部的主席(学生组织),校报的副主编,足球队成员,还代表旧金山市学校参加在纽约举办的全美国学校音乐比赛。
在录取他的美国名校中,哈佛强调,除看重他学习优秀外,还看重他是一个贫穷的孩子,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拼搏和永不言败的精神。
成长历程
回顾李多思的成长历程,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李多思家庭的第一法典。他父亲说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坚持十几年就更难了。为此他的家是有制度的,比如,在家中不许打麻将和纸牌;从周一到周五不许打开电视机,孩子睡觉后可以看;孩子在家时家长尽可能拿一本书。孩子其实是一张白纸,开始坐不住,时间久了,也会学大人的样子坐下来看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学习惯是李家总结的重要经验。李多思的父亲说我的方法可能有点偏激但我认为效果很好。比如,写作业绝不允许吃零食、玩玩具,在孩子做作业之前,先和孩子沟通,确定完成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定出时间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同考试,如果没有完成,就不许再做。我甚至还撕了他的作业,对此他印象极深刻,以后便绝不会做事拖拖拉拉,单车两天学会,滑冰一星期学会。李多思说,爸爸的办法,对我影响很大,定时完成作业,实际培养和训练了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帮助很大,后来我很快能融入美国社会与此不无关系。
树立孩子的忧患意识,在李多思的家里,他的父亲从小给他灌输这样一种意识:我们家一无所有,只能靠自己去创造幸福生活。很长时间,李多思每天的零花钱都只有5角钱。因此去美国后,他没有被严酷的环境压垮。李多思说:我不是一个天才,我离天才很远。我要感谢父亲给了我全方位的教育,培养了我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是我一生享受不尽的。
- 关键字搜索:
- 一华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