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人民网再发表对希望工程的质疑文章

 2002-04-24 23:5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人民网4月24日再次刊出文章“善款·高尔夫球·希望工程”,对希望工程提出质疑,全文如下:

泱泱华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助贫扶弱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几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古道热肠者愈来愈多,仁人志士们怀着一颗融融爱心,捐款捐物,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义心肠。

然而,一些善款到了某些人的手里后,却极不珍惜,有的用来购买高级轿车,有的用于盖豪华办公楼,还有的趁机揩油、克扣善款,本来几十万、几百万的善款,到了基层已所剩无几。这种“雁过拔毛”的做法,不仅亵渎了神圣的慈善事业,伤了广大热心人的心,更进一步讲,也是一种为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阎明复日前说,到2000年底,我国已经有234家慈善机构。慈善机构当然是越多越好,但要严格管理,重点是财务管理。他特别强调,要把握好一些重大的慈善项目,比如建一所学校,下面把项目报上去了,看起来有根有据,实际上我拔20万元的捐款下去之后,县里留一点、乡里留一点,到了学校只剩下5万元了,因此要加强审计和监督。可见,善款遭遇尴尬决非空穴来风。

善款与高尔夫球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时下人们不得不把它们扯在一起。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搞去年体育最佳人选评选,一些高尔夫球选手有点“不那么受欢迎”,缘何?盖因这种体育项目不太符合中国国情。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主持人直言不讳地讲,我不主张在中国普及高尔夫球运动。他说,目前中国有那么多的下岗职工,打一场高尔夫球就是几个下岗职工一个月的生活费。况且,打高尔夫球的没几个是自己掏钱的。

笔者乃一布衣,从未打过什么高尔夫球,打一场高尔夫球是多少钱,不得而知。不过,据说价格不菲。一方面,古道热肠者怀着十分的虔诚,节衣缩食地把自己的“爱心”捐献出来;另一方面,一些人却毫无顾忌地花公款、花纳税人的钱去打高尔夫球。这种有钱打高尔夫球,却无钱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的做法,无论如何都有点让人不能接受。

时下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是希望工程。的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边远贫穷地区建希望小学这本身是善举,人们担忧的是,热心人的捐款是否被用到了正当处,是否都悉数建了希望小学?有没有被挪用的情况?前一时期媒体报道了甘肃省一些地方截留私分救灾物资的情况,看后让人吃惊不小。救灾物资、救灾款都敢私分,那些捐献的善款私不私分,人们不得不心存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几年一些人对社会公益事业不那么热心了,看看一些人的所作所为,答案便不言自明。

营造“希望大厦”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要求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要鼎力相助,这并不是某些善人的事情。人们不妨算一下,打一场高尔夫球的花费可用来救助多少个贫困学生?仁爱之心,人皆有之,问题是,热心人不能被当成傻冒,他们的爱心不能被亵渎、被愚弄。当一些人特别是一些花公款、花纳税人的钱去打高尔夫的人,“浑然忘我”地超然享受的时候,可否想想那些“嗷嗷待哺”的学生们?可否想想那些每月只领二三百元生活费的下岗职工?

蛇年辞旧岁,马年迎新春。马年该说些吉利话,不该如此“泼冷水”。不过话又说回来,“泼冷水”决非不善之意,因为善款没善用,高尔夫球大行其道,希望工程款捉襟见肘,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人们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诸君以为然否?

来源:人民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