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文凭蝗祸”在国际上坏了中国学人名声

 2002-04-14 06:0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因为少数学生在凭上造假,中国到德国留学的数千名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语言学院进修后就得打点行装回国了。德国驻华使馆为对付假证专门设立了留德人员审核部,这使我国文凭的“含金量”在无形中打了折扣。

去年,中国500多名申请到加拿大“技术移民”的公民,在经过加拿大驻华使馆的初步审核后,被要求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学位认证,结果17%的人根本不敢前来认证。在前来认证的人员中,仍然查出一些假文凭。

四处可见的假文凭、混文凭现象,就像一场蝗祸,正逐渐蚕食着人们对学问的信任与崇敬。

记者一位朋友不久前去全球一家知名大企业应聘,发现主持应聘的负责人拿着他的硕士文凭原件左看右看,朋友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弄明白,原来人家怀疑他的文凭也是假的。

如今,中学教师招聘动辄要求研究生学历,宾馆卫生间服务员也得来个高中毕业或大专文凭,方显示录用单位实力。

文凭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种特殊的纸。曾几何时,它是拥有较高知识水准的象征,名校的文凭更是一个综合素质的符号。文凭本是一个人学历的证明,取得一张文凭往往要十几年寒窗苦读。而现在文凭的水份问题真是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一些人花点小钱买个假文凭,不仅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还可以堂而皇之地将这些文凭装入自己的档案袋,找工作变得容易了,升官也有了资本。

曾有部门推测中国持假文凭者有50万之多,真实数字到底是多少不得而知,但虚报学历和持假文凭的人不在少数,却是事实。更令人忧虑的是,如今还出现了不少经过合法程序获得的“假”文凭。

假文凭、混文凭为何会如此泛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有需求才会有供给。不管是买来的还是混来的,利用好“文凭”这块“敲门砖”,则可以骗取工作,抬高身份;甚至骗取官衔薪俸、名誉地位。

“权学交易”下产生的“真文凭”,不仅败坏了学风,使中国的学位水准大打折扣;更为那些不学无术、滥竽充数的人提供了升官的台阶,而对那些踏实学习、认真工作的人则是一个打击。经年日久,文凭的躯壳虽在,但已没有了含金量,人们不能不对神圣的学术殿堂产生信任危机。

“权学交易”是双重腐败,某些高校也负有责任。一直以来,大学是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圣地。然而,受利益驱动,一些名校也不再是世外桃源,开始为少数干部、官员授予了“泡沫”大小不等的文凭。一位法学专家直言不讳地说起他在参加京城某高校的校庆时,主持人光宣读副部级以上的校友及兼职教授名单,就长达半个小时。想毕这也是为了满足高校的虚荣心吧。

与此相反,世界上有许多著名大学是宁愿不要资助,也绝不降格以求的。当年,著名的哈佛大学拒绝了斯坦福夫妇的巨额捐赠,丧失了一次发展的机会,但谁又否认了这不是保护哈佛教育精髓的明智之举呢?

为何中国会出现种种令人忧虑的怪现象呢?专家指出,在人事体制方面表现的某种“唯文凭主义”和“文凭越高越好”的理论起着不可低估的导向作用。在西方,一般政府公务员大学本科毕业即可,硕士、博士则多是为从事学术研究而培养。而中国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职称评定等诸多政策如今都是以文凭为标准。这些政策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使文凭在实际工作中有了太强的刚性。

这种说不清却摸的着的用人导向使一些单位陷入了唯文凭主义,加上学界也渗入了浮躁的学风,将文凭看成了可以与金钱进行等价交换的资源,为制造贬值的文凭创造了生存空间。大家一窝蜂地去攻读所谓的硕士博士,颇有文凭“大跃进”的趋势。加之一些学校宽进宽出的模式,使得文凭的信誉大大降低。

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公关部负责人介绍,他们在挑选人才时,往往会先看他的学业是否与招聘方向对口,看他的个人学习成绩如何,然后对被选者作面试,要求应聘者做45分钟的基础英文演讲,而每位应聘者的表现,绝对不是一张“文凭”所能掩饰的。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多高学历也会在应聘中露馅。

面对日益严重的文凭造假现象,中国从2000年开始授权专门机构进行学位认证工作。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裕品告诉记者,就学位认证他们曾和一些知名媒体联手宣传,但收效甚微。尽管近年来到中心认证的机构和个人日渐增多,但去年也不过是1000份左右,今年有可能会突破1万份。但值得注意的是,前来认证的80%是国外驻华使馆和公司,国内人事部门和企业几乎没有向中心提出认证要求。

国内用人单位为何冷落学位认证?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家国内用人单位,有关负责人都强调他们的进人渠道十分正规。质量是有充分保证的。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事部门负责人指出,在人员聘用和晋升问题上,单位领导拍板是最关键的因素,领导打过招呼的,我们对他的学历和学位的真实性也就不深究了。因而有部分单位对一些假文凭采取暧昧甚至纵容的态度。受传统的用人模式和观念的影响,一些用人单位更看中自身对人才的鉴别,而不太在乎社会认证机构的认定,这也使得学位认证某种程度上不太被国内用人单位所接受。

从总体上看,中国每年有大量的本科生、硕士、博士毕业,但用人单位的认证数量偏少,不利于文凭打假。与此相反,美国纽约一家认证中心每年审核国内外的文凭则高达数万,远远超过我国全国的数量。只有网撒开撒大了,滥竽充数者才不敢铤而走险。

一些专家指出,严格的学位认证可以将一些造假者堵在门外,但并不能完全保证在职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含金量”。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是个性化很强的学习。论文课题缺乏创新性、研究成果没有先进性,是研究生阶段学习真正的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凭的贬值。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